铁城道中夜归口占

山客下山何太频,荒城十里半荆榛。

青燐熠熠萤依草,白眼当当虎伺人。

老畏交驰思缓步,行随孤影识全身。

夜深谁是同归者,大地茫茫月一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荒凉城市中归途的孤独与惊险。首句“山客下山何太频”,山客频繁下山,暗示着某种急迫或无奈。接着“荒城十里半荆榛”,荒废的城市,满目荆棘,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氛围。

“青燐熠熠萤依草”一句,以微光点点的萤火虫映衬出夜色的深沉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白眼当当虎伺人”,白昼退去,夜晚降临,野兽出没,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跃然纸上,增加了画面的紧张感和危险气息。

“老畏交驰思缓步”,年老之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选择放慢脚步,可能是出于对世事的厌倦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行随孤影识全身”,行走中,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强调了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夜深谁是同归者,大地茫茫月一轮”,深夜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一同归家?广阔的天地间,一轮明月孤独地挂在空中,既象征着希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归途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中晚晴

郭外疏钟郭内听,夕阳归鸟下空庭。

暑欺老病侵尘榻,雨过新凉隔纸屏。

山县闭门群动息,女墙当牖数峰青。

此时正好披襟坐,莫学閒眠唤不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铁城晚发留别诸子

片帆南下水悠悠,归路分明记昔游。

西照入江疑晓日,晚风吹暑当凉秋。

閒身自断同孤鹤,世事无劳问野鸥。

莫笑还山生计拙,君看禾黍满西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戴明府还柳州

自斲枯桐被七丝,孤音何处问钟期。

下山正值弹琴宰,岐路聊为别鹤辞。

青嶂一枰仙客奕,黄柑千树使君祠。

归来定卜愚溪住,迟我他年访戴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客晚归微月在林漫赠以诗

山南水北送山翁,野兴逢秋更不穷。

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

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

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