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清源寺僧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

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裹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生活图景,充满了淡远幽深之美。开篇“石路无尘竹径开”,就设定了一个清净无为的境界,古老的石路因少人行走而无尘土,旁边竹径微启,如同自然的守护者静默地观察着一切。

紧接着,“昔年曾伴戴颙来”一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戴颙和尚一道前往清源寺的情景,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往日美好记忆的怀念。戴颙是唐代著名僧人,以其高风亮节而闻名于世。

“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则描绘了寺内僧侣在窗前诵经听钟声,外面松树下散落着未完的围棋,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笔触,把读者带入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

“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这里诗人用了对比手法,将室内的帘幕与山外的玉峰相比较,通过帘幕隐约可见的夜雪,以及墙基因潺潺溪水而生出的青苔,表现出了寺庙四季更迭的自然美感。

最后,“白莲社裹如相问,為说游人是姓雷”,则是在描写寺中的一场聚会,人们围坐一处,交谈着关于某位姓雷的游人的事迹。这里通过“白莲”这一细节,增添了一份清凉雅致的气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反映出了他对佛法与僧侣生活的向往和理解。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是一种艺术化的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

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敕勒歌塞北

敕勒金■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晚坐寄友人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虾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旦题采药翁草堂

幽人寻药径,来自晓云边。

衣湿朮花雨,语成松岭烟。

解藤开涧户,踏石过溪泉。

林外晨光动,山昏鸟满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