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次韵道希感春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

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纷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消凝,流光又轻误。

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閒花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感伤。词人王鹏运通过“倦寻芳,慵对镜”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慵懒、略显疲惫的情感世界中。接下来,“人倚画阑暮”一句,画面感十足,仿佛能看到一位女子在傍晚时分,独自倚靠在画栏上,眼神迷离,心绪万千。

“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燕子与黄莺之间的微妙情感,暗示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或内心情感的纠葛。而“落英依旧纷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凄美与哀愁,花瓣纷飞,轻雾笼罩,却难以求得一丝温暖,愁绪随着风雨飘散。

“小园路,试问能几消凝,流光又轻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小径上的徘徊,是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而“流光又轻误”则直白地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行动的迟疑。

“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是词人对留住美好瞬间的渴望,但最终“春去竟如许”,春天终归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与失落。“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閒花絮。”结尾处,词人感叹于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将这一切付诸于随风飘散的花絮之中,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春日哀愁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

望中春草草。残红卷尽,旧愁难扫。

载酒园林,往日游情倦了。

几点飘零花絮,作弄得、阴晴多少。归梦好。

宵来犹记,骖鸾亲到。

尾长翼短如何,算愁里听歌,也伤怀抱。

烂锦年华,谁信春残恁早。

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旧家池沼。吟思悄。

此恨鹧鸪能道。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南乡子

烂醉复奚疑,红瘦偏怜众绿肥。

听遍禽言行不得,谁知,坐看春光冉冉归。

底事有成亏,一曲英皇远别离。

待把长竿浮大泽,依依,云水微茫意转迷。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莺啼序.子苾示读同叔问登北固楼用梦窗韵联句之作,触我愁思,仍用原韵奉答

无言画阑独凭,黯吟怀似水。

绪风悄、换到鹊声,乱红飘尽残蕊。

听几度、边笳自咽,乡心远逐南云坠。

怅风尘、极目栖栖,总是愁思。

沈醉休辞,浮名过羽,底英雄竖子。

尽空外、归雁声酸,碧山人远莫至。

恁天涯、登临吊古,也云里、帝城遥指。

算长堤、芳草萋萋,解怜幽意。

新词读罢,琴筑苍凉,想寤歌独寐。

清啸对、江山形胜,坐念当日。名士新亭,暗倾铅泪。

飙轮电卷,惊涛夜涌,承平箫鼓浑如梦,望神州、那不伤愁悴。

风沙滚滚,因君更触前游,惊心短歌声里。

长安此日,斗酒重携,且吟红写翠。

漫省念、关山漂泊,海水横飞,怕有城乌,唤人愁起。

与君试向,危楼凝睇。

绿阴如幕芳事歇,惜流光、谁解新声倚。

从教泪满青衫,俯仰苍茫,恨题凤纸。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鹧鸪天.偶欲为词,率成十五字,索解人不得也

唤取花前金叵罗,醉时了了醒时歌。

东风去住无凭准。奈尔鸡声马影何。

云惨澹,雨滂沱。金城杨柳自婆娑。

不知生意谁矜惜。消得先生老茗柯。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