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芳绩诗(其五)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

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

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和陈芳绩诗(其五)》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哲理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门前有客跨青牛”,以“青牛”这一古代神话中的元素,象征着神秘与超脱,预示着来访者非同寻常的身份或背景,为后文的对话与交流埋下伏笔。

“倒屣相迎入便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表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尊重。这里的“倒屣”即倒穿鞋子,是一种表示极度欢迎的姿态,显示出主人对客人到来的重视与喜悦。

“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前句暗示时间仿佛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停滞,后句则指出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存在着不同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引用孔子和屈原的故事,借以表达对先贤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的敬仰。孔子曾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而屈原则因忧国忧民而远游,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传承与追随。

“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最后两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当前聚会氛围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进一步阐述。八仙是中国传说中的神仙,此处比喻聚会中的嘉宾均为高人雅士;“老糟丘”则是对聚会饮酒、享受生活的形象描述,体现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探索与享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阳麌引

今年祖龙死,乃至明年亡。

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

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

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

牂牁越巂入舆图,两戒山河归宰制。

佳兵不祥,天道好还。为贼自贼,为残自残。

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

徵兵以愿州,加饷以愿州。

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

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嚆矢繇支尤。

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

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以泽量尸。

幸而得囚,去乃为支。支口呀呀,凿齿锯牙。

建蚩旗,乘莽车。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

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天欲与之国家。

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亦然与。

中国之弱,盖自五代。宋与契丹,为兄与弟。

上告之神明,下传之子孙。

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

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

然而天监无私,馀殃莫赎。海水云昏,幽兰景促。

彼守绪之遗骸,至临安而埋狱。

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

大运之来,固不终日。

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

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

形式: 古风

元日

雰雪晦支辰,丽日开华始。

穷阴毕馀节,复旦临初纪。

行宫刊木间,华路山林里。

云气谁得窥,真龙自今起。

天王未还京,流离况臣子。

奔走六七年,率野歌虎兕。

行行适吴会,三径荒不理。

鹏翼候扶摇,鲲鬐望春水。

颓龄尚未衰,长策无中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

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

忾若户前闻叹息,俨如堂上坐衣冠。

驯乌止树生多子,慈竹缘池长百竿。

欲向旧京传孝友,当时谁得似丁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怡云楼歌为乐清鲍翁作

登高楼,飞甍画栋参差浮。

上摩青空入倒景,下瞰巨壑通长流。

浮云何悠悠,层岩列岫散复收。

随风冉冉不盈寸,顷刻变幻不可求。

荡胸引步却回首,日夕坐倚可以忘君忧。

云来不作西郊雨,君亦长居东海陬。

人生几何时,胡为滞此山之幽。

世事恍惚无定所,白衣苍狗谁为谋。

感兹遁迹向岩窟,少年有意今白头。

浮云兮归来,与尔散漫终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