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其二)

似能解语儿非哑,了不关心我岂呆。

知道只留缘一面,不应千里早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诗人将情感寄托于“似能解语儿非哑”的形象上,仿佛孩子虽已离去,却依然能够理解人的心意,传递着未尽的话语。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孩子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生死的情感共鸣。

“了不关心我岂呆”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孩子在世时的纯真与无忧无虑,似乎在责问为何会如此突然地离开,让人感到意外与不解。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诗句更加触动人心。

“知道只留缘一面,不应千里早归来。”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孩子的离去的无奈与遗憾。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知道只能留下一面之缘,也不应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过早地离开,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预知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思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与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拟人化手法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怀念。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其三)

换骨灵丹秘不传,病魔缠汝最堪怜。

自揉双眼低头想,一梦醒来只五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其四)

紫气分明却上眉,三生精魄怅来迟。

每从香灺灯残后,想到牵衣索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海燕

故国楼台半作灰,双飞勉强到蓬莱。

玳瑁梁上呢喃语,却未将雏过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弟二首(其一)

惘惘辞家后,飘飘托此身。

我非甘作客,汝已解娱亲。

世乱轻离别,诗清合隐沦。

才华自珍惜,更莫屡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