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燕双飞下柳塘,主家台榭已荒凉。
玉窗绣户春云外,不忍翻飞过别墙。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新燕》描绘了一幅春天燕子归巢的场景。首句“海燕双飞下柳塘”,以海燕成对飞翔入题,暗示了季节更迭和旧时景象。"主家台榭已荒凉",则通过燕子所见的荒废景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暗含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主题。
接下来,“玉窗绣户春云外”描绘了精致的窗户和远处的春云,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但燕子却“不忍翻飞过别墙”,流露出它们对旧居的眷恋和对新环境的犹豫。这一细节展现了燕子的情感世界,也引发了读者对世事无常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燕子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人生的聚散离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寺前萝径尽荒苔,懒向人间再渡杯。
阶下双松今百尺,青青曾是少年栽。
野寺迢迢隐碧岑,曲栏荒殿古苔深。
可怜一段岩头水,洗尽浮生用世心。
扬子江头杨柳花,金山对面是京华。
行人归醉军城酒,北向青门正熟瓜。
西风初起雁声微,千里关河叶尽飞。
借问凄凉何处落,五陵松柏远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