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八)

九日重阳节,东篱赏菊花。

歌欢公子事,淡薄野僧家。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翻译

在重阳节的第九天,我去东边的篱笆旁欣赏菊花。
唱歌和欢庆是公子们的活动,而我更喜欢平淡宁静,像野僧一样的生活。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象征隐居或田园生活。
赏:欣赏。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有高洁之象征。
歌欢公子事:公子们唱歌庆祝的事情。
淡薄:清淡简单,不追求奢华。
野僧家:指隐居修行的僧人,这里暗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月九日)的情景。诗人选择在东篱边欣赏菊花,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雅兴,象征着高洁和隐逸。"歌欢公子事"可能指的是贵族或士大夫们在节日中的宴饮游乐,而"淡薄野僧家"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倾向于清静简朴的生活,更接近于出家人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与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

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三)

五月端午节,底事不须说。

百怪尽潜踪,群魔俱殄灭。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

南北东西八百牛,时来群聚五峰头。

饥餐饱卧松风里,昼不拘兮夜不收。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六)

赤手空拳下山去,满船和月载归来。

五峰可煞无惭愧,面面相看眼未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