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落黄梧汉月高,西窗对月剪征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霜落黄梧汉月高",通过"霜落"和"黄梧",诗人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秋意渐浓,梧桐叶上凝结着白霜,而明亮的"汉月"则象征着高洁和清冷,映照着大地。"西窗对月剪征袍",诗人以窗边女子的形象出现,她对着明亮的月光,专注地裁剪着征人的衣物,这一细节透露出思妇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离别的准备,富有深情和画面感。
整体来看,这句诗运用了简洁的意象和动作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常有的离别与怀人之情。
不详
海棠半拆银烛辉,春愁且莫剪春衣。
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
梨花落月酒微酣,柳絮春云睡正堪。
梦入长安归未得,觉来不信是江南。
江上莼鲈不用思,秋风吹破绿荷衣。
何妨夜压黄花酒,笑擘霜螯紫蟹肥。
骢马连钱新凿蹄,络头羁絷任官奚。
来从月窟真无价,进入天闲不敢嘶。
雨露九重思冀北,风尘千里下淮西。
解鞍知在休兵后,杨柳平河春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