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诗僧泐季潭江南

方外何尝浪得名,士林高处学迁莺。

远公能重陶元亮,老汉常陪石曼卿。

日暮碧云追雅致,阳春白雪有馀声。

江南烟雨楼台好,尽意推敲不用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赠送给一位名叫泐季潭的诗僧,题为《送诗僧泐季潭江南》。诗中表达了对诗僧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江南之行的期待。首句“方外何尝浪得名”称赞诗僧在佛门之外也享有诗名,暗示其才华出众;“士林高处学迁莺”进一步赞美他的文学造诣,将他比作能从士林高处迁徙的黄莺,寓意其诗歌清新脱俗。

“远公能重陶元亮”借东晋名僧慧远尊重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泐季潭品格的认同,认为他有如陶渊明般的高洁情怀;“老汉常陪石曼卿”则以自己自谦,表示愿意像北宋文人石曼卿那样陪伴诗僧,共同探讨诗艺。

“日暮碧云追雅致,阳春白雪有馀声”描绘了江南烟雨中的诗意氛围,暗示诗僧的诗歌如同日落时分的优美景色和高雅音乐,余音绕梁。最后,“江南烟雨楼台好,尽意推敲不用惊”祝愿他在江南的旅程中,尽情享受创作的乐趣,不必担心外界干扰,表达出对诗僧创作生涯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是对诗僧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寄托,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诗歌艺术的崇尚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纪行述怀

陪扈滦京愧未曾,马瘏儿病苦凌兢。

龙门湍息山陉雪,偏岭风凄石濑冰。

倏忽雨旸天叵测,迂疏道路事难凭。

侍臣争笑冯唐老,不向明时献技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冻雨晚晴自成物门归院马上口占

碧山缭绕昼阴垂,云湿宫城雨湿衣。

芳草远含春意态,微阳閒弄晚光辉。

滦河委曲经千里,魏阙嵯峨壮九围。

满目郁葱佳气在,莫从陈迹访依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王仲方淮东廉使

薰风殿阁舜琴张,睿念求贤治远方。

滦水绣衣朝浥雨,淮壖白简夏飞霜。

九天星直三台近,六辔路增千里长。

拔薤抱儿君素志,琼花开处煮茶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宣文博士周伯温世家鄱阳别墅有坡先世树梅千株其郡志载宋时守居多梅有亭名玉雪坡伯温爱之亦以名其亭

薄俗妖妍莫竞春,万株清气照乾坤。

神仙身在藐姑射,居士梦入罗浮村。

写物更无和靖句,怀贤宜占谢公墩。

久知佳境因人胜,何必登亭对酒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