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

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

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

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

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

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形式: 排律

翻译

子晋升仙之后,茅君初次拜见天帝。
神灵之风吹拂着羽葆,他驾驭着车驾,衣摆飘动直入云端。
在虚空之前展示虎符,与龙车并驾齐驱。
清晨离开龟岭,正午时分经过凤凰山的虚境。
故乡多次迁移改变,山水景象瞬息万变。
当年的武昌江水,清澈见底,环绕城郭。

注释

晋升:升仙、成仙。
茅君:道教中的仙人。
谒:拜见、朝见。
灵风:神灵或仙人的气息。
羽葆:古代帝王仪仗中的装饰物,羽毛制成。
舒辔:放松缰绳,驾驭马车。
凌虚:升腾于空中。
虎节:象征权力的符节。
龙舆:皇帝的车驾,比喻天子。
平旦:清晨。
禺中:古代计时法,相当于现在的正午。
故里:故乡。
迁改:迁移、变更。
山川:山脉河流。
武昌水:指武昌地区的江河。
城隅:城市的一角,边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晋(古代仙人)升天之后,茅君初次拜见天帝的场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灵风翔羽葆”象征仙人的轻盈与祥瑞,“舒辔耸云裾”则显现出天庭的高远和华丽。描述了仙驾前有猛虎节导引,后有龙舆随行的壮观场面,展现了升天仪式的庄重和神秘。

从“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可以看出,升天之旅在清晨开始,经过了诸多仙境,如“龟岭”和“凤虚”。诗人感慨“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表达了对尘世变迁的感叹,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最后,诗人以“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作结,暗示了仙人离去后,曾经的景象依旧,但人事已非,流露出淡淡的哀思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悲采薇

昔辞万乘宠,洁己归其仁。

强谏非矫讦,所守怀真淳。

邈矣思唐虞,去去迹已陈。

夏禹且不让,叔世良悲辛。

采薇歌西山,独往谁与邻。

激节不少渝,终始无缁磷。

优入圣人域,清风高隐沦。

嗟嗟首阳山,今飞胡马尘。

况乃匪汤武,吾子劳谆谆。

已而复已而,缅默思良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棹歌

谪仙醉揖金陵月,浩歌目送飞鸿绝。

江城樽俎照清辉,楼台忽作烟霞宅。

长杯引竭北斗空,吴歈楚舞无颜色。

行行倒著紫绮裘,径上兰舟岸纱帻。

笑谈欬唾惊鱼龙,历块群山看灭没。

石头水底度冰轮,迢迢碾破澄空碧。

左回右盼生英风,联袂招邀尽狂客。

相将醉卧绿萝烟,三山不动鳌无力。

秦淮寂寂江月空,人物风流难再得。

形式: 古风

游仙四首(其四)

驾景络绝响,游目低阴虹。

灵光转修袂,羽节飘晨风。

抗手辞金母,偃盖东华宫。

高仙发空谣,逸响飞九重。

霞觞艳流日,叠舞歌玉童。

缘云上虚籁,笑语铿洪钟。

海水屡清浅,倏忽欣再逢。

不惜暂游诣,情款无初终。

欢馀促归轸,摄辔翔斑龙。

投闲憩三素,保绩崇真功。

形式: 古风

游仙四首(其三)

严驾发沧浪,行乐从所之。

方诸款青童,隐景朝郁仪。

流金戒前导,玉节纷萎蕤。

运策乘飞电,扬旌耀彩霓。

斑龙承倒景,蠖略翔紫微。

命我发金策,受事临西垂。

白帝启真箓,斟酌合四时。

解带清商馆,置酒璇渊池。

高酣发空谣,群响凄以悲。

海水变苍陆,翻覆如奕棋。

咄叱红尘子,役役何所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