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銮舆晓出传宫漏,万乘春蒐控玉鞭。
十二羽林雕辇后,三千犀甲幔城前。
招摇色映长堤直,华盖香凝禁树妍。
脱臂饥鹰霜距疾,嘶风彀骑雪花拳。
龙鳞乍晃云霄上,虎旅同趋日月边。
褒鄂宗臣张左纛,薛岐帝胄领中权。
衔枚受律连营肃,射柳分弓七札穿。
觱篥声中看队列,铙歌曲里促觞传。
丁宁诸将投戈日,长忆先皇讲武年。
驷介踏云还紫禁,六飞扶日下青天。
威驰塞北名王垒,风靖滇南涨海烟。
指顾销兵资庙略,两阶舞罢谱虞弦。
这首清代张玉书的《大阅恭纪》描绘了皇帝清晨出行,进行春季狩猎的壮观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威严和军容的整肃。"銮舆晓出",形象地刻画了皇帝乘坐华丽的龙辇,"万乘春蒐"则体现了皇家狩猎的盛大场面。"十二羽林"、"三千犀甲"等词语凸显了军队的规模和装备。
诗人以"招摇色映长堤直,华盖香凝禁树妍"描绘了沿途景色的美丽,"脱臂饥鹰"和"雪花拳"则生动刻画了猎鹰矫健和士兵们的勇猛。"龙鳞乍晃"象征着皇帝的威严,"虎旅同趋"则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
"褒鄂宗臣"和"薛岐帝胄"暗示了贵族将领的地位,"射柳分弓"则展示了军事技能的展示。阅兵结束后,音乐响起,欢庆的气氛浓厚。最后,诗人回忆起先皇的讲武之年,表达了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以及对庙堂谋略的敬仰。
整首诗以宏大叙事和细致描绘相结合,展现了清朝皇家大阅的庄重与荣耀,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定和军事强大的期许。
不详
猿声夹岸听斜阳,江树苍茫接故乡。
却较长沙归路近,行吟何事怨潇湘。
辛苦中闺罢锦机,白头曾未识宫衣。
可怜风雨寒灯梦,犹是书堂夜读归。
二十年前望落霞,如今重到似还家。
半山红日迎人出,一径清烟傍马斜。
鸦势远盘孤塔影,渔歌长应转帆挝。
偶然兴会因同调,欲觅幽闲更觉奢。
云台画,黜椒房,椒房庸何伤?
君不见,麒麟阁上将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