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作

贪程忘日有常谈,忽报春蓂落尽三。

应趁清和归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还花冶,虑误吴耕及越蚕。

更有予心深惬处,皇州好雨应时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此诗为清代诗人弘历所作,《三月晦日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贪程忘日有常谈,忽报春蓂落尽三”中,“贪程”表达了诗人急于前行、不觉时光流逝的状态;“春蓂落尽三”则点明了时节变换,春去夏来。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

颔联“应趁清和归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描绘了诗人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向往与期待。冀北代表北方的清和之气,江南则象征南方的温润与繁华。诗人希望在适宜的时节回到北方,享受那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又珍惜江南九十天的美好时光,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

颈联“未孤柳媚还花冶,虑误吴耕及越蚕”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与欣赏。柳树的柔美与花朵的娇艳,不仅美化了环境,也预示着生机与活力。诗人担心错过吴地的农耕时节与越地的养蚕时机,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尊重。

尾联“更有予心深惬处,皇州好雨应时甘”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皇州(指京城)适时而降的甘霖,不仅滋润了大地,也寓意着丰收与吉祥。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旻寺行宫即事

塔影遥瞻碧水隈,北来驻跸又南来。

风光一日更春夏,俯仰几时经往回。

燕蹴残红点瑶席,鹤行浓绿印苍苔。

江城晼晚犹牵兴,堤外兰舟且慢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舟行

水肥帆饱利川途,一日遄过卅六湖。

傍岸烟低笼绿柳,隔塘波碎刺新蒲。

风光入夏方酣鬯,桃李婪春尚丽都。

江浙河淮霎往返,清和节物较前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仿惠山听松庵制竹垆成诗以咏之

竹垆匪夏鼎,良工率能造。

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

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

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

水火坎离齐,方圆乾坤肖。

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

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

独苦无多閒,隐被山僧笑。

形式: 古风

过淮安

樯乌五两顺,瞬息将百里。

郡城临清淮,蜿蜒耸堞雉。

土堤与城齐,一线束流水。

切近俯闾阎,意外虞难恃。

让水势不能,保障惟藉此。

甃石费虽钜,为民无惜理。

爰以命河臣,形势大端指。

归舟相设蕝,稍慰勤民意。

来来司水土,钦哉聆后旨。

有孚我弗问,匪懈汝其矢。

尚令坚比墉,毋俾穿于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