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寿篇(其一)

山中之椿何苍苍,托根千仞倚朝阳。

老干撑霄绿叶长,春来繁华飘天香,扶桑日出映祥光。

映祥光,猗椿之寿寿无疆,谁其似之德公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椿树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椿树的苍劲与生命力。开篇“山中之椿何苍苍,托根千仞倚朝阳”,以“苍苍”形容椿树的茂盛,以“千仞”形容其扎根之深,以“倚朝阳”表现其向阳生长的姿态,营造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

接着,“老干撑霄绿叶长,春来繁华飘天香”,进一步描绘了椿树的老干直插云霄,绿叶繁茂,春天到来时,花朵飘散出浓郁的香气,不仅展现了椿树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扶桑日出映祥光”,将椿树比作东方神木扶桑,日出时分,其上光芒四射,象征着椿树的光辉与荣耀,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映祥光,猗椿之寿寿无疆,谁其似之德公庞”,表达了对椿树长寿与美德的赞美,将其比作德高望重的“德公庞”,强调了椿树不仅在自然界的伟大,更在道德品质上的崇高,赋予了椿树以人格化的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椿树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更蕴含了对生命、美德和长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寿篇(其二)

山中之桃何蔽芾,樛枝蔓叶罗深翠。

春雨瀼瀼秋露坠,天泽贲敷弥妩媚,开花结子三千岁。

三千岁,猗桃之寿寿未艾,谁其似之庞公配。

形式: 古风

前山吟

前山之高何高哉,东有罗浮、西有白龙之崔嵬。

而前山处其中央,峭然独出,不但与之颉颃而徘徊。

前山之高几岁月,自盘古开辟以来。

巧匠铸铁以为骨,撑柱东南穹矹硉。

兔乌自升还自没,千秋万岁无腾歇。

平接蓬莱低巨阙,俯看一勺之沧浪,尘凡骇视谓之东溟渤。

前山之高高无垠,清泉白石四时春。

奇云六月峰头起,霹雳一声时雨匀。

不崇朝而遍天下,溥施品物咸欣欣。

前山之高多梧竹,九苞瑞鸟长栖宿。

时向天边振彩翎,五色文章惊人目。

羽仪廊庙为盛世,祯律吕宣助。

小大和鸣,箫韶九成。

天下太平,斯其为前山之耀灵也耶。

形式: 古风

萱草忘忧

我思之人水一方,爱而不见心自伤。

白露未下蒹葭苍,秋风渐起歇群芳。

潦尽天清桂子香,耿耿河汉夜成章。

牵牛织女空七襄,隔断恩情永相望。

鳷鹊何时成桥梁,我思之人在西方。

天寒不可渡潇湘,且把萱花种短墙。

时酌金罍称兕觥,终吾之生以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柳之山

柳之山,桂之水,潇湘遥下几千里。

年年二月此来游,二月年年红间紫。

红千般,紫千般,人自匆匆花自閒。

花片有时随水下,水光无尽映花斑。

五日行,三百里,孤舟夜夜空江里。

戍鼓传更应远山,画角吹星落寒水。

水何深,山何高,缺月一湾近钓舠。

嫦娥似向沧江畔,细听骚人读楚骚。

春渐深,行永久,一回吟望一搔首。

百年心绪苦偏长,晓镜容华先老丑。

朝策马,暮乘舟,云满衣裳雪满头。

萋迷芳草王孙远,吊湘何处托湘流。

归去来,来归去,樵西留有仙人屦。

烟霞古洞翠萝围,风月一堂丹桂树。

参同契,读千周,神明或告以灵修。

风灯泡影人间世,好傍赤松天外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