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金陵怀古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六朝古都金陵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六朝文物今何在”,开篇即以问句引出主题,六朝时期的辉煌文明如今已无处寻觅,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千里江山自宛然”,尽管物是人非,但金陵的山川依旧如画,展现出自然景观的永恒不变。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不同命运。
“英武南征无杀伐”,诗人转而赞颂六朝时期南征北战的英雄气概,但又特别强调了这些征战并未带来残酷的杀戮,体现了对战争中人性光辉的肯定。这种英武而不失仁慈的形象,为六朝历史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文色彩。
“至今樵牧尚能传”,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当下,指出即便历经千年,那些英勇事迹和仁爱精神仍然被后世的樵夫牧童所传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忆传承的感慨。这不仅是对六朝文化的怀念,也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肯定,暗示着即使时代更迭,某些美好品质和精神追求依然能够跨越时空,流传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以及人类精神价值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