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行赠梅蟠

顺途行歌醉者谁,先生采药山中归。

昨日携篮入山去,今日出山香满路。

先生年来饭黄精,俗眼但白发但青。

得失乘除适相补,勿取谗人畀豺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采药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顺途行歌醉者谁”,以问句形式引出画面,仿佛一位行走在山间小道上的醉酒之人,歌声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先生采药山中归”,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在山中采药的隐士,他带着收获,踏着夕阳归家,生活简单而充实。

“昨日携篮入山去,今日出山香满路。”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循环往复。昨日踏入山林,今日归来时,山间的小径已被他的香气所弥漫,不仅体现了他采药的成果,也暗示了他的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他对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先生年来饭黄精,俗眼但白发但青。”这里通过隐士的饮食习惯和外貌特征,进一步刻画了他的隐逸形象。黄精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常被用于养生,隐士以之为食,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追求长寿与内心的平和。同时,通过“白发”与“青”色的对比,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

最后,“得失乘除适相补,勿取谗人畀豺虎。”这两句表达了隐士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认为得与失之间可以相互平衡,不必过于计较。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听信谗言,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纷争之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钟潭行

君不见惠州城之西,永福古寺钟崛奇。

夜辄亡去黎明归,萍莎模糊水淋漓。

山僧初惊久恬嬉,一夕径去不返栖,父老嗟惜僧垂洟。

明年夏旱江水低,此钟居然水中坻。

奔走往视空城陴,挽以巨缆牛百蹄。

牛喘缆绝钟不移,度不可得乃去之。

江花开落水东驰,到今过者犹俯窥。

刻舟记剑真自痴,不应此物犹沙泥。

形式: 古风

取水行

仆夫取水古龙塘,水中木佛三肘长。

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

衲衣著帽僧伽装,里人观者如堵墙。

相与筑室临沧浪,荷盖荃壁辛夷梁。

三日屋成小而香,野草江花荐芬芳,烬烟昼清夜灯光。

乃知实相无立乡,人人性中普照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采藤曲效王建体

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

岁调红藤百万计,此古一作无穷时。

去年采藤藤已乏,今年采藤藤转竭。

入山十日脱身归,新藤出土拳如蕨。

淇园取竹况有年,越山采藤输不前。

今年输藤指黄犊,明年输藤波及屋。

吾皇养民如养儿,凿空为此谋者谁。

形式: 古风

冬雷行

百虫蛰处安如家,阿香夜起推雷车。

一时技痒不忍爬,撼动尺蠖掀龙蛇。

龙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奋迅舒顽麻。

梦中一震忽惊跃,发破墐户排泥沙。

泥沙已出雷遽止,错愕欲去难藏遮。

虫蛇狼狈莫知数,间有伏龙吁可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