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柳(其二)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添新恨,更凄凉。

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

归路临清浅,在寒塘。同水月,照虚廊。

形式: 词牌: 厅前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雍的《亭前柳(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此通过对春日东风中的梅花妆容和自然景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离别之苦以及寻找春色的情感体验。

首句“伫立东风里”直接将读者置于一个轻柔东风拂面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这个季节特有的氛围中沉思。紧接着,“放纤手、净试梅妆”则是对春日之美的细腻描绘,梅花的洁白与诗人的细腻画笔交织出一种清新的意象。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中,眉晕指的是眼前的景物在晨雾或薄暮中的模糊感,这里被用来形容诗人对远方山峦的眺望之情。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也隐喻着诗人的心境。

“添新恨,更凄凉”一句则是转折点,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添新恨”表达了诗人对于已逝去时光和情感的留恋之情,而这种情感在春日里显得更加凄美。

接下来的“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则是在叙述一种追寻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愫。诗人在回忆与他人的分别之后,仍旧怀念那份清淡而悠远的春意,这种情感通过“幽香”一词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达。

最后,“归路临清浅, 在寒塘。同水月,照虚廊。”则是描绘诗人归途时的情景和心境。在清浅的溪流边,在寒冷的池塘旁,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交融,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同样,“水月”一词常用来形容虚幻无常之物,这里与“照虚廊”相呼应,似乎在暗示着时间流逝和情感消散的无常。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感追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光与情感深切的感悟。

收录诗词(19)

朱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亭前柳(其一)

拜月南楼上,面婵娟、恰对新妆。

谁凭阑干处,笛声长。追往事,遍凄凉。

看素质、临风消瘦尽,粉痕轻、依旧真香。

潇洒春尘境,过横塘。度清影,在回廊。

形式: 词牌: 厅前柳

亭前柳(其三)

养就玄霜圃,问东君、曾放瑶英。

回首蓝桥路,遍琼城。横斜影,照人明。

飘香信、玉溪仙佩晚,同新月、步入西清。

冰质枝头袅,更轻盈。分春色,赠双成。

形式: 词牌: 厅前柳

点绛唇

轻艳盈盈,相逢曾向寒溪路。惜飘零处。

无计禁春雨。素影参差,人在琼城步。危阑暮。

年光催度。特地香风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迷神引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

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

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

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

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

形式: 词牌: 迷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