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歌

桂香何冉冉,不以春吹嘘。

竹枝何青青,不以寒卷舒。

所以学道者,爱惜如璠玙。

轩窗当其下,琴书与之俱。

感彼赋命偏,忘此生计疏。

修途既坎壈,短景又玄虚。

老色朝无赖,秋声夜有馀。

荆南王子灿,于世竟何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桂竹歌》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通过桂与竹的象征,表达了对道学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桂香何冉冉,不以春吹嘘”,以桂树的香气悠然自得,不因春风的吹拂而显得更加张扬,隐喻了道学的内在修为,不为外在环境所动,保持自我本真。接着“竹枝何青青,不以寒卷舒”,竹子四季常青,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保持着挺拔的姿态,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品质。

“所以学道者,爱惜如璠玙”一句,强调了学习道学之人应像珍视宝玉一样珍惜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对道学的尊崇和重视。

“轩窗当其下,琴书与之俱”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生活场景,学者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中,弹琴读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知识的积累,展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感彼赋命偏,忘此生计疏”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过于计较生活的琐碎,而应专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

“修途既坎壈,短景又玄虚”指出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时间短暂且难以把握,暗示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

“老色朝无赖,秋声夜有馀”描绘了岁月流逝的景象,早晨的老态显得无精打采,夜晚的秋风却依然悠长,寓意着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界的永恒。

最后,“荆南王子灿,于世竟何如”以一个具体人物的未知命运,引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思,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和价值。

整体而言,《桂竹歌》通过对桂与竹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道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91)

刘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石川入社

结知自台省,僻境亦穷追。

君年睿而富,我骨衰以迟。

拙劣世遗矣,昏塞君忘之。

暌离本多岐,会晤幸有时。

佳名超九棘,古谊冠诸耆。

三吴得白石,握手登黄羲。

米舟书与画,良足解我颐。

请与此心誓,金兰欢不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与李半溪(其一)

翀翀五湖水,水浒多遗老。

官罢各来归,优游遵故道。

惊尘方蔽空,无一挂怀抱。

永谢车马喧,但知衣食好。

社饮已再三,叹想苦不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与李半溪(其二)

古今重八帙,何幸怀君年。

余也湖心水,君如水上船。

大风扬其波,千尺不敢先。

俯仰社及社,唱酬篇复篇。

凤声云日表,蝉号风露前。

耕桑本一曲,杖履得相牵。

多闻已谐约,直谅不违天。

饮酒或取适,放怀空万缘。

此谊幸不孤,瑚琏同一川。

烈烈青州守,吐气成云烟。

前年入我室,百斛甘我泉。

自云招南村,慷慨沽十千。

今晨践斯约,逸兴挥蛮笺。

月斜裹足去,天地俱茫然。

临别敢一博,一安还一迁。吕望及卫武,何如?与篯。

东施与西施,异代知谁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挽王封君

一心斋古高云多,潇洒衣冠在耆耋。

许身孝义日月悬,传家节操圭璋洁。

三槐荫郁敷广堂,裁培雨露瓜初瓞。

槐生直干当清霄,槐有深根下盘结。

如旦如曾自本源,生封死谥推前烈。

秋风瑟瑟吹白杨,秋草芊芊带孤碣。

鹤驭飘飖去不还,杜鹃啼尽寒江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