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阊门

乱后阊门暂得归,莫春三月马騑騑。

桃花也复如人面,柳絮依然点客衣。

画舸神仙流水远,綵云楼阁劫灰飞。

姑苏两度看游鹿,莫倚东风问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战乱之后,我暂时回到阊门,正值暮春三月,马儿轻快地奔跑。
桃花如同人脸般娇艳,柳絮飘落,沾染了行人的衣裳。
画舫如同神仙乘着流水远去,彩云缭绕的楼阁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我在姑苏两次目睹鹿群游玩,不要倚仗东风,去探问世间的是非对错。

注释

阊门:苏州城西门,古代繁华之地。
莫春:暮春,春季末期。
马騑騑:形容马匹行走轻快的样子。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卉,象征美好。
柳絮:柳树种子的绒毛,随风飘扬。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綵云楼阁:色彩斑斓的楼阁,形容富丽堂皇。
劫灰:火灾后的余烬,比喻灾难或毁灭。
姑苏:古称姑苏,今苏州,有‘人间天堂’之称。
游鹿:鹿群自由游荡,象征世事无常。
东风:春风,寓意变迁。
是非:对错、是非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之后寻求安宁的意境。"阊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家乡或一个避难之所,诗人在战争结束后终于得以返回这个地方,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莫春三月马騑騑"则是用来形容春天到来的景象,其中“騑騑”指的是马儿在春风中活跃跳跃的情状,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桃花也复如人面,柳絮依然点客衣"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桃花被比喻为人的脸庞,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柳絮依然点客衣”则形容着春天柳絮飘落,如同轻柔地拂过行人的衣服,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画舸神仙流水远,綵云楼阁劫灰飞"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乘坐画舟在河上漂泊的情景。"绘云楼阁劫灰飞"中的“劫”指的是战争的破坏,这里的“劫灰”暗示着战乱过后的废墟,和前面“流水远”的美好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有深刻的感慨。

最后两句"姑苏两度看游鹿,莫倚东风问是非"中,“姑苏”指的是苏州,这里的“游鹿”可能暗示着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传说。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被表面的风光迷惑,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后废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过往历史时保持清醒判断力的态度。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昭君曲

毡城万里风雪寒,妾行虽危汉室安。

汉室已安妾终老,妾颜穹庐岂长好。

汉家将相多良策,更选婵娟满宫掖。

单于世世求和亲,汉塞自此无风尘。

形式: 古风

枯鱼过河泣

北溟有鲲,喷薄昆崙,气吞积石摧禹门。

过河河水枯,踪迹困泥涂。

垂涎向海若,能济涓滴无。

中流有鲂鲤,不贷斗升水。

巨口走噞喁,逆游莫若鲔。鲲兮鲲兮,尔泣何由。

龙伯知决雨,津倒天池。洚水横行,随鲲所之。

扬鳍为谢鲂与鲤,还有桃花春涨时。

形式: 古风

送母丘秀才自黔中归益川

黔南万里地,剑外去宁亲。

蜀魄花成血,山魈树隐身。

《竹枝》歌峡夜,椰子醉蛮春。

归访王孙宅,弹琴有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牟都事景阳赴浙东帅幕

蜀郡方齐鲁,文翁迈俊贤。

箕裘承宪业,星宿近台躔。

宇宙汾阳鼎,风云祖逖鞭。

阃威分海徼,节制控闽川。

馈饷功曾立,廉能迹屡传。

儒冠真耀武,帅府重芳年。

参画旌麾右,驰驱将相前。

豪挥惊草檄,燕集见华篇。

吏牍分占授,军机妙转旋。

百蛮元震詟,诸校益贞坚。

训练群材进,钧陶众彦迁。

柳营兵镇肃,莲幕绂光鲜。

除内恩终许,安边诏必怜。

酒容山简醉,骑想葛强联。

日月新尧历,车书旧汉天。

扬雄兼赋颂,嘉什到甘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