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西山草堂口占别吴又札梁颙若梁亮圃

无成三十老渔蓑,旧国深惭此屡过。

生计未知何事好,诗篇唯觉别人多。

高城晓角收凉月,岐路西风长白波。

犹幸交亲不相弃,夜烧银烛为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近三十却未有所成的渔翁形象,他身着蓑衣,多次路过故乡,内心充满了对生活出路的迷茫与困惑。诗中通过“生计未知何事好”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焦虑。同时,“诗篇唯觉别人多”则流露出一种自我价值的怀疑,似乎在感叹自己的创作与他人相比显得不足。

接下来的“高城晓角收凉月,岐路西风长白波”两句,运用了典型的景物描写来营造氛围,高城、晓角、凉月、岐路、西风、白波,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感,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尤其是“长白波”三字,既描绘了水面上波浪翻滚的景象,也暗喻了人生道路的漫长与波折。

最后,“犹幸交亲不相弃,夜烧银烛为悲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离别之际,虽然内心充满悲伤,但有朋友的陪伴和支持,让他感到一丝慰藉。银烛的使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光明,照亮了诗人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关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也有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寿张太翁

星星白发晓常梳,八十长闻健起居。

种就碧桃看结实,教成雏凤每冲虚。

衰年手佩通侯印,壮子名传太史书。

须信灵芝根有处,罗浮山色在门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汤惕庵先生

早辞旄节遂抽簪,渺渺高踪不可寻。

江上二毛生子舍,天中孤月照臣心。

青松自必千年老,白石聊为半夜吟。

近别海头无一字,壶公岩迥璧潭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家中洲西还见寄兼怀梁药亭

西还北去各经春,暂别俱为久客身。

江上寂寥同赋地,水边朝暮闭门人。

蛙求怒敌行阶草,鸟引饥雏踏甑尘。

报与穷途狂大阮,陈平家巷古来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易吾豫

帝里看春最少年,比年多只恋林泉。

频移隐地金囊涩,久坐穷山木榻穿。

脱粟便为终岁计,道书相共午时眠。

酒酣笑向妻儿说,梅尉元来是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