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
于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
名节道乡峻,词章淮海雄。
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
旧祀儒宫侧,新祠佛寺东。
开山犹别子,传钵许宗风。
俎豆干戈后,诗书煨烬中。
千年期勿坏,印印此心通。
这首宋诗是舒岳祥为纪念赤城先生而作,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美。首联“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点明先生在学术上的渊源,朱老和释翁象征着学问的源头。颔联“于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比喻先生的学问深厚,如同蓝草与美玉,经过精心雕琢。
颈联“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赞扬先生开启乡邦才俊,其思想影响深远。接着,“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表达对先生独立思考、见解独特的尊重。中间两联通过对比,凸显了先生的名节高洁和文学才华。
“名节道乡峻,词章淮海雄”进一步强调先生的道德文章,如淮海般雄浑。尾联“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描述朋友们的推崇,以及先生的教诲之功。“旧祀儒宫侧,新祠佛寺东”则描绘了新建祠堂的地点,既有儒学传统,又显现出对先生兼容并蓄的态度。
最后,“开山犹别子,传钵许宗风”寓意先生不仅开创学派,还传承了优良的学术传统。“俎豆干戈后,诗书煨烬中”感叹历史变迁,但先生的诗书精神永不磨灭。“千年期勿坏,印印此心通”寄望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影响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对赤城先生的崇敬之情和对其学术贡献的高度评价。
不详
我欣牟莟重,君喜菜花黄。
露浥齑菹味,风摇饼饵香。
均为资食品,乍可少羹汤。
若论充冬蓄,何如续夏粮。
书生有定禄,百瓮亦须尝。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
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
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
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
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
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金线比方浑未尽,玉函收录尚多遗。
盈盈蜂蝶菩提叶,袅袅蜻蜓菡萏枝。
寒女有针缝不得,山人无衮补何为。
芝茎底事生庭砌,莼叶胡为上井湄。
剪綵不香难作实,垂丝著石便生儿。
莫轻小草沿幽僻,也有凌霜傲雪姿。
蓬窗漏晚风,蓑衣盖秋雨。
蒲白早潮来,小儿事扶橹。
三尺鲤鱼飞上天,渔翁醉卧不能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