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叶凋残,岩风凛寒。彼之禅老,忽下崇峦。
衲有云兮曾卷未卷,琴无弦兮解弹不弹。
迢迢既行,宜听斯语。明暗路岐,生死洲渚。
而今而后知不知,颓纲委地凭谁举。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叶凋零,山风刺骨的景象,禅师德隆山主从高峻的山峰下来。他的僧袍虽然叠起,但并未完全展开,暗示他心境淡泊;琴虽无弦,却似乎蕴含着不需弹奏的深沉智慧。诗人与之同行,聆听他的教诲,感受到道路的曲折和人生的抉择,生死如同洲渚般分明。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道德规范衰落的忧虑,询问谁能肩负起重整纲纪的责任。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赠别诗,体现了禅宗的哲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不详
春色依依,袭尔原草。春风浩浩,拂我窗牖。
念此分飞,赠无琼玖。
片片乱飘岩上梅,条条纵舞溪边柳。
澄禅澄禅听斯言,古也今也行路难。
知之者石火星流未急,不知者龙骥步骤曾宽。
看看,孰云平地起波澜。
金阙路曾遥,行行直开泰。
石房云未闲,杳杳若相待。
高踪逾履冰,何人不倾盖。
早晚承帝恩,再卜林泉会。
岩房抱病经一月,门有诸生阻来谒。
长往之期犹未能,七十之年更何说。
若耶溪老忽留语,溪上旧游且归去。
春风??兮兼断云,弱柳依依兮带轻絮。
古今离恨虽如此,动静于吾亦多意。
高握霜筇独步时,音书莫忘远飞寄。
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
唤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