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柬之所作的《汲黯》,主要赞扬了汲黯这位敢于直言的忠臣。首句“中朝谠论久无闻”表达了对汲黯这样正直言论在朝廷上罕见的惋惜,接着“一语犹能感圣君”强调了他的谏言即使在当时也具有影响力,足以感动君主。然而,诗人通过对比“可惜经生汉丞相,不如奴子卫将军”,暗示汲黯虽为丞相,但其直言不讳的品格甚至超过了卫青这样的武将。
“昆仑使自穷青海,封禅书传起白云”一句,借用了“封禅”的典故,描绘了汲黯的建议虽然深远,却如同远涉边疆的使者和飘渺的白云一样难以实现。最后,“下诏轮台嗟又晚,眼前刀笔总深文”表达了对汲黯未能及时得到采纳和实施其主张的遗憾,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过于严苛,使得忠臣的言论被曲解为罪行的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汲黯的描绘,既赞扬了他的正直与才智,也揭示了古代士人仕途的艰难和政治环境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