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经行爱此人烟好,面俯清溪背负山。
半?何妨呼渡去,小桥不碍负薪还。
远闻清磬来林杪,忽有朱栏出竹间。
深处安知无隐者,卜邻容我设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林间的小路上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经行爱此人烟好,面俯清溪背负山"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民居和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他身处的环境是如何地亲近自然。"半?何妨呼渡去,小桥不碍负薪还"则展示了一种从容不迫、与世无争的情怀,即使需要跨越小溪,也不过是一种简单而平常的事。
"远闻清磬来林杪,忽有朱栏出竹间"中,"清磬"指的是寺庙中的石磬,其声音清脆,传递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朱栏"则是一种精美的栏杆,它在竹林中突然出现,为诗人描绘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之笔。
最后两句"深处安知无隐者,卜邻容我设柴关"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自信,即使身处寂静与偏远之地,也知道自己内心的坦荡无私。"卜邻容我设柴关"则是在说,他愿意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精神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不觉昏眵过十旬,谒之先圣祷之神。
室生虚白稀来客,驿致空青累故人。
病尚研寻书外意,耄犹贪爱梦中身。
从前计孛俱辞去,献岁明朝已发春。
准敕放还山,祈閒果得閒。
直令舂庑下,也胜乞墦间。
子美虽存阙,渊明且闭关。
遥怜早朝者,推枕恐催班。
不觉离乡久,南来驿使疏。
羁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
租税闻输毕,田园说歉馀。
何时真宦达,处处奉潘舆。
闻君别后买倾城,酒戒中年亦放行。
远使忽来知病起,近书全未说丹成。
莫嫌身去依刘表,曾有人甘杀祢衡。
何日断原荒涧畔,一间茅屋对寒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