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诗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

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晚春诗》描绘了洛阳晚春时节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勃。

首句“洛阳春稍晚”,点明地点和时间,暗示洛阳的春天来得稍晚一些,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基调。接着,“四望满春晖”一句,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满眼皆是春光的景象,春日的光辉洒满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两句,通过对比杨树叶子逐渐浓密而桃花仍在飘落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春天向夏天过渡的自然规律。杨叶的“暗”字,既指颜色渐深,也暗含了生长茂盛之意;桃花的“落未稀”,则展现了春末花事虽已接近尾声,但仍不乏余韵。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描绘了春天特有的动态景象。燕子在屋檐下穿梭,似乎在争夺筑巢的空间,而林间的鸟儿则自由飞翔,一片热闹景象。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边关之地,这里的人们还在经历着潮湿的露水,与前文的春光明媚形成对比,暗示了不同地域间季节变化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关怀之情。

整体而言,《晚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洛阳晚春的独特风貌,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美妙与复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3)

杨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 生卒年:569年-618年4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悲秋诗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冬夜诗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

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夏日临江诗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馀兴,怅望情不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北乡古松树诗

古松惟一树,森竦讵成林。

独留麈尾影,犹横偃盖阴。

云来聚云色,风度杂风音。

孤生小庭里,尚表岁寒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