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五首(其二)

甲族传仙李,遗言在濯龙。

后宫皆率职,外戚早辞封。

彤管流阴教,金根盛国容。

真游一何遽,罢望九疑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甲族传承着仙人李的道统,他的遗训流传在濯龙之地。
后宫嫔妃都恪守职责,皇室外戚早早地放弃了封爵。
红色的管笔书写着阴骘的教诲,华丽的金根车象征国家的荣光。
真正的游历为何如此匆忙,只能放弃遥望九疑山峰的向往。

注释

甲族:贵族或有特殊地位的家族。
濯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出没之地,这里可能指代皇家宫殿。
率职:尽职尽责,严格遵守职责。
外戚:帝王的母族、妻族成员。
彤管:红色的管笔,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献。
阴教:暗含道德教化之意,可能指宫廷内的伦理规范。
金根:形容豪华的车辆,象征权势。
国容:国家的尊严和形象。
真游:真实的游历,可能指皇帝的巡游活动。
遽:突然,仓促。
九疑峰:古代传说中的名山,象征远方或理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仙界与人间交接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遒丽。从内容来看,诗中提到的“甲族传仙李”可能是指某位仙人或道教中的神仙,其遗言在濯龙之处,给人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感觉。而后宫与外戚的动向,则描绘出一幅官场变迁、朝代更替的画面。

“彤管流阴教”中,“彤管”可能指的是红色的笔或权杖,象征着帝王或仙人的权威;“金根盛国容”则是对一个国家昌盛景象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真游一何遽,罢望九疑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渴望。“真游”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修炼飞升之法,而“罢望九疑峰”则是在描绘诗人对高山(或仙境)的向往和眺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超越凡尘、追求永恒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其五)

阃范留椒闼,神游返玉清。

鱼灯照玄寝,骑吹咽重城。

运迫升仙日,人伤丧妣情。

宫中旧长御,行哭尽吞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其三)

德契河洲什,心依黄老书。

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凝尘丙殿虚。

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又五首(其四)

外家金穴贵,曩日玉衣祥。

万寿瑶觞举,三朝复道长。

小侯亲俎豆,女史焕缣缃。

遽厌人间世,乘云归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杭州严从事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

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莼羹紫线肥。

十部须知从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

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