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施三千界,住相终成坏。
离相达无馀,此是空知解。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八部分,名为“依法出生分”。诗中以佛教的智慧观照世间现象,表达了对“宝施”(即世间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认识。"宝施三千界"描绘了世界的丰富多样,但诗人强调这些都会“住相终成坏”,暗示世间万物皆有生灭变化。"离相达无馀"进一步指出,只有超越具体的形态和概念,才能达到真正的领悟,即“空知解”,即认识到一切皆为虚幻,无常的本质。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佛教关于缘起性空的教义,引导人们从执着中解脱出来。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难齐四句功,五蕴未曾空。
半夜作天晓,不识日头红。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颗明。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无名。
但知行好事,好事不如无。
金刚元是铁,秋至雁衔芦。
我人消息尽,忘躯失却命。
参方不遇人,却乃成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