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论修行锻炼,只元是这些儿。
也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
休言木龙金虎,更何须、黑赤坎和离。
奉报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堪宜。正好搜寻时。
坦荡准希夷。放落魄清闲,任云任水,真静真慈。
灵然养成内宝,聚玄机、密妙不难知。
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这首元代王哲的《木兰花慢》是一首关于修炼与内心修养的禅宗诗歌。诗人强调修行的核心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非外在形式或神秘符号。他指出,修行者应放下执着,如婴儿般纯真,不拘泥于木龙金虎、黑赤坎离等象征,而是追求内在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应保持婴儿般的纯真,不受世俗观念所束缚。"休言木龙金虎",暗示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神秘象征,而要专注于内在的修炼。
"坦荡准希夷",意指心境开阔,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放落魄清闲,任云任水,真静真慈",倡导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出禅宗的"无我"境界。
"灵然养成内宝,聚玄机、密妙不难知",强调内在精神的积累和智慧的觉醒,这是修行的真正目的。最后,"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点明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洞察事物本质,达到无为而治的至高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修行的真谛,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元代禅宗诗词的特色。
不详
玉性玉性。玉锁紧严,金关牢钉。
玉房深、百日清清,玉辉光一并。玉匙开阐通仙径。
玉门中传令。玉童来、便许全真,玉皇宣已定。
且住且住。十月小春,当宜锁户。
一百日、炼就重阳,也并无作做。浑身要显唯真素。
挂灵明纸布。信任他、走玉飞金,自恬然不顾。
思算思算。四假凡躯,干甚厮玩。
元来是、走骨行尸,更夸张体段。明灵慧性真灿烂。
这骨骸须换。害风子、不藉人身,与神仙结伴。
且听且听。汨汨尘劳,如何得醒。
女男是、玉杻金枷,把身躯缚定。百年韶景风灯影。
怎留他光莹。早悟斯、疾速修行,永完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