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二)题画

野迥秋浓,竹光团绿江村路。坠鬟如雾。

几点吴山暮。澹月微茫,啼雁烟中去。归期误。

锦笺谁付。怕近维舟处。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江南乡村景象。"野迥秋浓"四字,展现出开阔的野外秋色浓郁,"竹光团绿江村路"则细腻描绘了翠竹环绕的乡间小径,绿意盎然,映衬着宁静的江村。"坠鬟如雾"运用比喻,形容女子的发髻在秋风中轻轻飘散,如雾般朦胧,增添了画面的柔美。

"几点吴山暮"进一步描绘傍晚时分,远处的吴地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凄迷的意境。"澹月微茫,啼雁烟中去"则通过淡淡的月光和哀鸣的大雁,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

"归期误"直接表达了期待中的归期未能如愿,流露出失望的情绪。"锦笺谁付"暗示了主人公想要传递书信给远方的人,却担心接近那承载思念的江边,因为那里可能勾起更深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村的画面,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期延误的无奈。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法曲献仙音.花影

团屋霜浓,剪帘风峭,酒意星星才透。

镜底轻怜,瓶边闲对,呵香绛唇笼袖。

待和暖,鸳衾覆,芳情解消否。总孤负。

向屏纱、几番明灭,浑让与、蝴蝶梦中相守。

冷写墨痕深,耿无言、题句初就。

侧亸横陈,恋金釭、伫立夜久。

到朱扉扃却,又隔销魂时候。

形式:

浣溪沙.雨余见月

畏雨连宵怯枕函。今宵无雨睡应酣。

又惊明月到窗南。

起树鸦猜翻湿叶,横天雁锐划新蓝。

坐消城鼓已过三。

形式:

虞美人

瓜棚叶外疏疏月。照尽哀虫咽。霜痕拂手剑光寒。

何处寻仙跨鹤上神山。英雄自古甘寂寞。

云汉心期邈。每逢佳处只长叹。

隐愿多生还检素书看。

形式:

貂裘换酒.和龙生

旧友还余几。况平生、幽怀孤尚,如吾刘子。

少壮相怜今俱老,也算白头兄弟。

宜无间、三生良会。

南朔年年劳梦想,恨花时、不共乡园醉。

辜负甚,真堪悔。云烟饱阅无他异。

只余年、蹉跎须补,藉明心地。

归与先生同灯火,领取儿时书味。

把旧业、从新温起。

承露梅梢商点易,转春魂、未必天无意。

凭好语,为君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