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所作,名为《所居三章》中的第二章。诗中通过对比昔日在巨室高门的生活与如今居住在简陋茅舍的境遇,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理想道德的坚守。
"昔我所居,巨室高门",诗人回忆起过去生活的繁华与显赫,"或出或处,笑傲乾坤",描述了那时的自在与豪情。然而,"终日熙熙,省定晨昏",他并未忘记自己的责任,致力于为君为民。
"今我所居,圭窦荜门",现在的居住环境显得寒酸,"俯首折腰,如坐覆盆",形象地描绘了当前的困境,"终日譊譊,形弊神昏",形容生活的艰辛使身心疲惫。诗人感叹"死所未知,旧事谁论",对未来充满迷茫。
面对逆境,他引用古人之言"祸福无门",认为个人的遭遇并非由命运决定,而是取决于自身的品行。"忠孝弗著,淫侈实繁",他反思自己可能因未能尽忠尽孝而陷入困境。"天其罚我,我又奚怨",他坦然接受命运的惩罚,没有过多的抱怨。
最后,诗人表达出希望"傥谨言行,或反丘园",只要行为端正,或许能回归田园生活。"作为此诗,以告同阍",他以此诗警示同样身处困境的朋友,提醒他们坚守道义。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