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无逸木犀

秋旻金气正高张,并作西风一夜凉。

何处杯中无白堕,如今扇底有黄香。

自惭老蘖如犀秃,却笑春花为蝶狂。

胜赏清吟两奇绝,吴山横过即仙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天的天空金光灿烂,寒意随着西风一夜袭来。
哪里的酒杯中没有美酒飘香,如今扇子上也留下了秋意的痕迹。
我自愧衰老如犀牛皮般秃净,却嘲笑春天的花朵为蝴蝶痴迷。
欣赏这清冷的景色并低声吟唱,两者的奇妙无人能及,越过吴山仿佛进入了仙境。

注释

秋旻:秋天的天空。
金气:金黄色的光辉。
高张:明亮而开阔。
西风:秋风。
一夜凉:一夜之间变得寒冷。
杯中:酒杯中。
白堕:美酒的名字,这里指美酒。
扇底:扇子的边缘。
黄香:秋天的香气。
老蘖:老树的枝干。
犀秃:形容光秃的样子,像犀牛皮。
春花:春天的花朵。
蝶狂:为蝴蝶所迷恋。
胜赏:美好的赏景。
清吟:清雅的吟唱。
两奇绝:两者都极其奇妙。
吴山:指吴地的山。
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和陈无逸的《木犀》相呼应。诗人在秋日里感受到了金色的光辉正值高扬,并且西风一夜间带来了凉意。诗中提到没有酒中的白堕(可能指的是酒渣或酒糟),却有扇子下的黄香,这里可能是对某种花香的描绘,增添了一份淡雅之感。

接着,诗人自嘲自己的头发像老蘖一样稀疏,如同犀牛的角一般秃了,但他仍旧笑对待春天的花朵,它们就像是蝶舞般轻盈、活泼。最后,诗中提到了“胜赏清吟两奇绝”,可能是指某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或是文学上的成就,而“吴山横过即仙乡”则是在描绘一处仙境般的地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奉寄沈公介石老仙

不贪富贵即神仙,茗碗香炉古易编。

谁向急流能勇退,方知介石是几先。

三危露下闻清唳,九锁山中断俗缘。

喜有诗人相共住,何时一笑醉丹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孤雁

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

万里他乡谁是伴,单栖半夜若为情。

嘐嘐每叹众人薄,落落孤将一意行。

只恐影沉湘水后,更无来者继高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癸卯人日送李千秋还杭

喜闻罨画初回棹,便拟共公吟过春。

何事客乡还送客,今朝人日更愁人。

风吹杯面梅花老,路转裙腰草色新。

只恐西湖留不住,重来好为活疲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转似西湖诗图乃知吟啸湖山之乐辄为五诗奉答(其三)郑夫人传

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