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与谦修撰

与子论文章,沿流自前古。

庄骚信枝叶,经传乃宗祖。

当其得意时,入口辨甘苦。

又如色过目,白黑粲可数。

刻镂耻雕龙,炳蔚惊变虎。

与子谈道义,培根去榛莽。

孤悬见衡鉴,险设谢城府。

予心谅子知,子志必予吐。

嗟哉势利徒,各自倾肝腑。

与子谈世故,今昔同仰俯。

悲欢动相涉,成败时逆睹。

宾筵每更仆,朝坐常及午。

堂升讵无因,邻卜固其所。

依依别我去,道路忽修阻。

振衣千仞外,舣棹三江浒。

汝亲并白头,汝弟方接武。

归承圣主诏,拜学娇儿舞。

此乐须盛年,谁云守环堵。

古人称仕学,进尽还退补。

登山航海心,有力竟思努。

爱子千金躯,深藏是良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友人钱与谦修撰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议论文章起笔,引出对文学与道德的探讨,随后转入对友人性格与志向的描绘,最后表达对友人未来仕途与家庭生活的关切。

首句“与子论文章,沿流自前古”,开篇即点明主题,与友人讨论文章,追溯到古代的源头。接着,“庄骚信枝叶,经传乃宗祖”将文学作品比喻为枝叶,经典著作比作宗祖,强调了文学与经典的传承关系。接下来的几句“当其得意时,入口辨甘苦;又如色过目,白黑粲可数”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文学作品品味与理解的重要性。

“刻镂耻雕龙,炳蔚惊变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文学创作的风格与追求,以“耻”字强调了对华丽辞藻的反感,以“惊”字突出了对创新变化的赞赏。随后,诗人转向对友人的品德与志向的赞美,“与子谈道义,培根去榛莽”表现了对友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孤悬见衡鉴,险设谢城府”则通过比喻,赞扬了友人正直无私的品质。

“予心谅子知,子志必予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理解与信任的期待,“嗟哉势利徒,各自倾肝腑”则对社会上势利之徒进行了批评,强调了真挚友谊的价值。“与子谈世故,今昔同仰俯”转而谈论现实与未来的世事变迁,体现了对友人人生规划的关心。

“宾筵每更仆,朝坐常及午”描绘了两人相聚的频繁与深入,“堂升讵无因,邻卜固其所”则暗示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祝福与期待。“依依别我去,道路忽修阻”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担忧,“振衣千仞外,舣棹三江浒”则预示了友人远行的场景。

最后,“汝亲并白头,汝弟方接武”关注友人的家庭生活,“归承圣主诏,拜学娇儿舞”表达了对友人仕途成功的祝愿,“此乐须盛年,谁云守环堵”则提醒友人珍惜青春时光,“古人称仕学,进尽还退补”鼓励友人在仕途与学问之间寻求平衡,“登山航海心,有力竟思努”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理想与目标的支持,“爱子千金躯,深藏是良贾”则以慈父之心,希望友人能妥善安排家庭与事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解,又有对友情、家庭、事业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赤壁图歌

荆州水军八十万,鼓棹扬旗下江汉。

江东将帅谁敢当,年少周瑜独轻难。

汉家英雄本龙种,怒指中原扼双腕。

孔明决策讨操逆,誓复深仇起相捍。

东风吹沙暗赤壁,百里旌旗眼中乱。

列炬争驰疾若星,南军已在中流半。

黄郎大呼老瞒走,乌鹊翻飞过江岸。

攀缘失手势两孤,一纸军书万人散。

贼兵未平壮士死,猜疑已作萧墙患。

唇亡齿寒不自知,可惜衣冠尽涂炭。

乾坤无情岁月改,千古兹山石不烂。

东坡老翁好奇古,一官远向黄州窜。

箫声入秋木叶空,此地经过独肠断。

高歌扣舷和者谁,回首斯人亦凋换。

奸雄僣窃何足数,青史离离后人看。

为君击节歌此图,却立苍茫倚长叹。

形式: 古风

庚寅夏苦雨答鸣治长句

惊雷破树云出山,急雨堕地流潺湲。

尔来一月未断绝,行路厄塞往复还。

官隍朝决朝阳关,野渚夜涨张家湾。

边河人家数千口,骨肉漂荡随枯菅。

居人乘舟走平陆,船底秫苗俯可攀。

城中沟渠失疏导,街头结筏通市阛。

东邻婺妇抱儿泣,西家老翁穷且鳏。

升求斗籴典衣尽,有物何况珥与镮。

君王恻恻念孤瘝,赈粟屡自公家颁。

故老相传乃旧典,先朝以来幸未删。

翰林腐生诗骨孱,城南敝屋堵不环。

剧遭委顿怕泥滓,十日不造承明班。

因思春夏久枯旱,后何冗滥前何悭。

甲兵未见洗幽朔,流移直恐穷荆蛮。

吾曹谢公有深虑,向来忧国鬓欲斑。

挥毫作歌意慷慨,直欲广厦千万间。

朝廷有道弭灾沴,胡不浩荡开愁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周少卿双寿堂

周郎豪宕老不狂,近来好事尔擅场。

全家旧住西湖口,甲第新开双阙傍。

高车驷马通昼夜,墨客骚人争短长。

阿翁堂东母西坐,面如红玉头比霜。

十日摧诗八九至,一杯献寿百千强。

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

纱帽轻笼夏阴薄,翠羽将动秋风凉。

短箫大鼓声动地,吴曲越吟歌绕梁。

浮云欲度不肯度,落日半落还低昂。

曲廊烟雾散复合,舞袖风花抑更扬。

花底番番唤绿酒,灯前队队出红妆。

金波玉绳耿不定,楼箭宫壶殊未央。

共说神仙隔风雨,岂知尘世有沧桑。

西池王母谁曾见,南极老人空寿昌。

眼前相对且为乐,世事悠悠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陈考功所藏山水图

我昔南游向南国,轻舟浩荡随所适。

雨缆朝辞楚岸沙,风帆远挂吴山色。

毗陵城东好山水,平湖方田渺萧瑟。

锡山惠峰俱在眼,舟人野夫相与识。

谷口浮云乍有无,林间细路仍荆棘。

锡山李侯邀我游,此兴岂待相促迫。

是时江湖足风雨,城郭半化为沟洫。

苔深石滑苦不支,屐倒筇颠正愁剧。

匆匆挥手谢使去,还家仰天空叹息。

向来经过信偶尔,岳麓险绝西湖僻。

宁知咫尺不相遭,恐是山灵阙题籍。

潦倒谁开摩诘图,依稀尚有元龙宅。

元龙旧是湖海豪,作官十年归未得。

挥毫赋诗本无意,况我与子同宿昔。

炎天倦眼藉披豁,从事索诗如传驿。

却恐诗成卷送还,高堂素壁空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