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四日伯严仁先冒雪见访

倚楼三士送残年,有酒无肴雪满天。

薄醉愈知寒有味,放言自觉道弥坚。

收身遗孑虽人外,厉劫沈霾奈死前。

便欲将君比松竹,篱披相对转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孝胥在岁末冬日倚楼之际,与友人伯严仁先在风雪中相聚的情景。"倚楼三士送残年",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与两位朋友共度岁末的场景,"有酒无肴雪满天"则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聚会的简朴。诗人借酒浇愁,薄醉之中更觉寒冷,却也品味出其中的人生况味,"薄醉愈知寒有味,放言自觉道弥坚",表达了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收身遗孑虽人外",诗人自述在世态炎凉中保持自我,超脱于世俗之外,"厉劫沈霾奈死前"则流露出对人生苦难和死亡的坦然面对。最后,诗人以"便欲将君比松竹,篱披相对转苍然"作结,将友人比作傲立风雪的松竹,象征着他们的品性坚韧,即使在困厄中,彼此的友情也愈发显得深沉而苍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又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寒

入春只道寒无力,叵耐春寒不可当。

好为花枝留十日,春阴阴后作春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月十七日丁衡甫于晦若余寿平许鲁山同游天平山范文正祠

五年在梦中,未得山入眼。今朝忽惊觉,对此高?嵼。

数峰石戴土,翠色耀近远。

长松约万株,重叠倚云阪。

希文留祠宇,门外春水满。

石桥缘曲折,小阁昔止辇。

老树俨侍臣,离立根抱藓。

盂泉声掩抑,踟蹰红将陨。

徘徊各无语,望古空一泫。

九原谁与归,高义仰天篆。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一)

学书欲何为,坐使百事废。

规规摹古人,久之意不快。

冥追愈向上,聊以避前辈。

人云似某某,窃用引为愧。

虽古亦犹人,面目那可对。

作真不如草,稍悟竟奚异。

谁能起自运,写此盖世气。

每奇王介甫,下笔风雨至。

聊为宋仲温,千纸勿惜费。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二)

能书由天资,成就在学力。

遍搜古人奇,一悟或有得。

篆分绝矜严,取势常以逆。

草真趋隽永,神味务自适。

庸庸宋益弛,晋魏诚造极。

扫去殊未能,岂免为人役。

幼年慕从祖,淳古仍宕激。

中年观忠端,独往深莫测。

米颠恨其手,坐受谈口厄。

纵手且勿谈,破柱来霹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