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烈亲王鸣骹箭歌

兴朝骑射首肄武,武爵善射名十五。

烈王艺具贯札神,?箭森森传秘府。

关东定檄开营门,塞山秋高旗帜翻。

红轮悬的射羊眼,万众听鼓昼不喧。

白翎金簳插腰后,满月弓开霹雳手。

过箫风疾烁电奔,主皮堕空革音厚。

其制六孔觚浑圆,非铜非铁骨角穿。

怪鸱一声出林外,下应击鼓声阗阗。

传箭流星走千里,射马射人此余技。

更嬴锁云伯仲间,黄帝乌号等闲耳。

独讶笴长三尺强,飞蛮尺六倍尺量。

垂天舒翼状张拱,想见英姿帝座旁。

留遗夏服鲛函饰,令德有铭栝可勒。

玉牒当年并策勋,肃王夭毙黄巾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祥河的《礼烈亲王鸣骹箭歌》描绘了一位英勇善射的亲王形象。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亲王精湛的骑射技艺和他在战场上的威猛。他以“十五”之名著称于武艺,箭术神乎其技,连贯射中目标,箭矢如林,藏于秘府。在关东平定战事时,他的箭法精准,即使在秋高气爽的塞山,也能让万人瞩目,鼓声震天而不喧闹。

亲王的装备精良,白翎金箭插腰,拉开满月弓如雷霆一击,箭速如电,穿透力强。他的箭不仅用于战斗,还能像流星般穿越千里。与历史上的名射手如更嬴、黄帝乌号相比,他的箭技毫不逊色。特别之处在于他使用的箭杆特长,超出常规,仿佛能展翅飞翔,展现出非凡的英姿。

箭矢被精心保存,装在夏服的鲛函之中,象征着亲王的高尚品德和功绩。他的事迹被刻在玉牒上,与肃王共同被记录为功臣。整首诗赞美了这位礼烈亲王的卓越箭术和英雄气概,充满了对古代勇士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93)

张祥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拓玉枕兰亭歌

兰亭一百十七刻,理庙秘玩归平章。

权奸奇计事风雅,定武影本明镫旁。

缩成小体五字损,觥觥武爵酬廖王。

洛神当年并镌玉,于阗灵璧争辉光。

杭州一唱歌舞绝,谁其拓者声琅琅。

性命毛轻物山重,前有赵叟今萧郎。

遂令怀璧后人戒,孤儿负石空逃亡。

我思昭陵閟茧纸,玉碗竟发天苍黄。

戎温无赖委瓦砾,钩填真迹推初唐。

斑斑要录姓名具,褚冯韩赵诸葛汤。

馆客称功技狡狯,福华撰罢摹欧阳。

此书无异辱金辱,妓围朱蜡罗东堂。

休论葛岭半间废,已见赵家全土荒。

珠玉侈心建多宝,冰山失势难久藏。

木棉肯为天下死,惜未俱碎投河漳。

名流工作荔支喻,肥瘦乃复穷铦铓。

咄哉虚舟遇静君,宋刻宋纸拓最良。

同时退谷字藏颍,两公一笑临池狂。

世间抵掌优孟辈,痴蝇讥恐贻南昌。

何如涤笔向湖水,蟋蟀秋高金粟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仙霞岭(其一)

仙霞何岧峣,三关控岩口。

草来辟宋帅,凿道通地纽。

一夫当莫开,奇险良可负。

所以开国初,收闽独在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仙霞岭(其二)

山民种山田,绿云无隙地。

插秧高下阪,引泉得水利。

即看涧壁间,瓜棚亦横翠。

棱棱如列眉,真香动凉吹。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仙霞岭(其三)

十里一亭堠,岭腰散花竹。

松毛架曲阑,棕片盖高屋。

此邦殊秀文,吾将邻是卜。

居人在山中,日习不知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