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丞折枝图(其三)芙蓉

馆娃宫里醉西施,不觉秋生水殿时。

酒病却嫌丹粉恶,洗妆天上影娥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馆娃宫”、“醉西施”、“秋生水殿”、“酒病”、“丹粉”、“影娥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先,“馆娃宫里醉西施”,开篇即以“馆娃宫”这一历史名胜为背景,引入了古代美女西施的形象,她正沉浸在酒香与欢愉之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里的“醉”字不仅指身体上的醉酒,更暗含心灵的沉醉,表达了西施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状态。

接着,“不觉秋生水殿时”,随着季节的变化,秋天悄然而至,水殿上也弥漫着秋的气息。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人物的情感体验相融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酒病却嫌丹粉恶”,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施因酒而产生的不适感,却对用来修饰容貌的“丹粉”产生了反感。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通过“酒病”与“丹粉”的对比,展现了西施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工修饰的某种排斥,体现了她对真实自我的坚持。

最后,“洗妆天上影娥池”,西施似乎想要回归自然,洗净铅华,回到那如镜般清澈的“影娥池”。这个池塘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象征,更是心灵深处纯净与真实的象征。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西施内心世界的一种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中复杂情感与简单纯粹之间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施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美、情感、时间与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赵中丞折枝图(其四)山茶

火齐珠红拂翠翘,石家步障晓寒消。

千枝蜡炬烧春夜,羯鼓催花打六么。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题夜合花

夜合花开香满庭,翠枝拂槛玉娉婷。

诗人剩有高阳兴,相对冷然宿酒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蜀葵

向日层层折,深红间浅红。

无心驻车马,开落任薰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水仙花(其一)

仙卉发璚英,娟娟不染尘。

月明江上望,疑是弄珠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