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全州湘山寺

野殿荒凉户半开,昔人题字已侵苔。

却怜兰若成尘土,那得阁浮免劫灰。

蜕骨龛中僧久寂,留衣海上客重来。

忘情不为耽禅悦,贪看青山日落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重过全州湘山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野殿荒凉户半开”,写出了寺庙的破败和无人问津,门扉半掩,显示出岁月的沧桑。次句“昔人题字已侵苔”,暗示了寺内曾有人迹,但如今字迹已被青苔侵蚀,增添了凄凉与历史的厚重。

第三句“却怜兰若成尘土”,“兰若”原指僧舍,这里表达了对僧侣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如今衰败不堪的感慨。“那得阁浮免劫灰”,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经受了时间的磨砺,连阁楼也无法逃脱被尘土覆盖的命运,暗含着世事无常之意。

第四句“蜕骨龛中僧久寂”,通过“蜕骨”和“久寂”描绘出僧人的寂灭,以及寺中空寂无人的景象。“留衣海上客重来”,则以“海上客”的身份来访,暗示了诗人自己重游此地,寻找旧时痕迹。

最后一句“忘情不为耽禅悦,贪看青山日落回”,表达了诗人并非沉迷于佛教的禅悦之中,而是因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才不舍离去,直至夕阳西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广西

雕甍画省昼沈沈,我昔旬宣此暂临。

五岭地连诸郡远,两江路入百蛮深。

薇花旧种应争秀,棠树新栽未布阴。

父老不嫌无惠爱,逢人犹寄别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同寅周布政

名藩共说广西东,比却中州势更雄。

署列三司尊省宪,疆连五筦壮提封。

承流宣化空惭我,易俗移风政赖公。

无限相思山水隔,几时冠盖可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解空寺

鹫岭驼峰似削成,下方雷雨上方晴。

傍岩高树巢溪鹤,隔坞疏钟震海鲸。

花气浓薰僧衲润,茶香遥沁客怀清。

幽寻未有重来日,且挹风泉听梵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商人

浩荡江湖往复回,春光秋月任徘徊。

翠眉敛笑歌金缕,红袖笼香捧玉杯。

赢得闲身浑未老,莫教归思苦相催。

人生行乐知能几,莫把芳心变冷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