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贞母咏》是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以赞美贞母之德为主题。诗人通过描述贞母的长寿与芳名流传,以及她对子女的教养与成就,展现了贞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首句“朝读贞母传,夕吟贞母诗”点明了诗人对贞母事迹的敬仰之情,每日诵读其传记,夜晚则吟咏其诗歌。接着,“母寿今八旬,芳名千载垂”赞扬贞母年高德劭,其名声永垂不朽。
“昔归君子室,心德两相宜”描绘了贞母与君子之家的和谐相处,心地善良与品德高尚相互映衬。“执手奉承说,黄发以为期”表现了贞母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直至老年仍坚持教导。
“烹凫酌美酒,从容理朱丝”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贞母与家人共享美食,琴瑟和谐。“清音正盈耳,桃华犹满枝”以音乐与春景象征贞母的智慧与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溘乘埃风去,弃我真若遗”表达了对贞母去世的哀痛之情,仿佛她突然离去,让人难以接受。“哀来无昼夜,昼哭声转悲”强调了哀悼之情不分昼夜,白天的哭泣声更加悲伤。
“逝将从君往,重结深长思”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贞母而去,继续怀念她的深情。“有身嗟未判,辛苦安得辞”感叹自己未能成为贞母那样的人物,生活充满辛劳却难以摆脱。
“继体心所切,悬弧事竟奇”提到贞母对子孙后代的深切关怀,以及她为家族兴旺所做的非凡努力。“深闺寒复暑,长养实勤斯”赞扬贞母在家庭中无论严寒酷暑,都辛勤养育子女。
“聪明自天锡,教诲亦不迟”表明贞母天赋聪颖,教育子女不晚。“居然富文学,下笔惊主司”赞扬贞母子女在文学上的成就,作品令考官惊叹。
“名题黄金榜,班簉白玉墀”形容贞母子女功成名就,名字被镌刻在金榜之上,地位显赫。“爵位既频陟,恩封遂屡貤”表示贞母家族爵位不断升迁,恩泽广布。
“尊荣倾邑里,光彩焕门楣”描绘了贞母家族的荣耀与光辉,受到邻里敬仰。“盛德固有报,始望那及兹”表达了对贞母美德应得回报的感慨,认为其成就超乎预期。
最后,“彼哉须眉具,长佩纷陆离。当几靡定力,王业何由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男性在贞母美德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反思,以及对如何实现国家大业的疑问。
“人间有贞母,岂得无男儿。贞母宜万寿,非独闺门师”总结全诗,强调了贞母不仅在家庭中是楷模,在社会上也应得到长久的尊敬与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贞母德行的赞美,展现了其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