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

春楼曙鸟惊,蚕妾候初晴。

迎风金珥落,向日玉钗明。

徙顾移笼影,攀钩动钏声。

叶高知手弱,枝软觉身轻。

人多羞借问,年少怯逢迎。

恐疑夫婿远,聊复答专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采桑》描绘了春日清晨,女子在楼台之上采桑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忙碌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句“春楼曙鸟惊”,以鸟儿被晨光惊醒的场景开篇,营造出宁静而略带生机的氛围。接着,“蚕妾候初晴”点明了人物身份和活动时间,暗示着春日的晴朗为采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的几句,“迎风金珥落,向日玉钗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女子佩戴的首饰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既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劳作时的专注与美丽。

“徙顾移笼影,攀钩动钏声”则进一步展示了采桑的过程,女子在移动竹笼时,身影随之变化,钩子的移动也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叶高知手弱,枝软觉身轻”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高处采摘桑叶时的艰难与轻盈,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女子的坚韧。

“人多羞借问,年少怯逢迎”则揭示了女子在劳作中的孤独与谨慎,她可能因害羞或害怕打扰他人而避免与人交流,这种心理状态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恐疑夫婿远,聊复答专城”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在劳作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综上所述,《采桑》不仅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的诗,更蕴含了对女性角色、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收录诗词(94)

张正见(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 字:见赜
  •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相关古诗词

艳歌行

城隅上朝日,斜晖照杏梁。

并卷茱萸帐,争移翡翠床。

萦环聊向牖,拂镜且调妆。

裁金作小靥,散麝起微黄。

二八秦楼妇,三十侍中郎。

执戟超丹地,丰貂入建章。

未安文史阁,独结少年场。

弯弧贯叶影,学剑动星芒。

翠盖飞城曲,金鞍横道傍。

调鹰向新市,弹雀往睢阳。

行行稍有极,暮暮归兰房。

前瞻富罗绮,左顾足鸳鸯。

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

不学幽闺妾,生离怨采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从军行

胡兵屯蓟北,汉将起山西。

故人轻百战,聊欲定三齐。

风前喷画角,云上舞飞梯。

雁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

燕然自可勒,函谷讵须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三妇艳诗

大妇织残丝,中妇妒蛾眉。

小妇独无事,歌罢咏新诗。

上客何须起,为待绝缨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置酒高殿上

陈王开甲第,粉壁丽椒涂。

高窗侍玉女,飞闼敞金铺。

名香散绮幕,石砚凋金炉。

清醪称玉馈,浮蚁擅苍梧。

邹严恒接武,申白日相趋。

容与升阶玉,差池曳履珠。

千金一巧笑,百万两鬟姝。

赵姬未鼓瑟,齐客罢吹竽。

歌喧桃与李,琴挑凤将雏。

魏君惭举白,晋主愧投壶。

风云更代序,人事有荣枯。

长卿病消渴,壁立还成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