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观物、观我八首.观物(其三)鬼》由陈肇兴所作,以鬼魂的视角来探讨生死与轮回的主题。首句“秋坟谁唱鲍家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坟场,无人传唱鲍照(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哀歌的场景,暗示了亡者的寂寥与遗忘。
“一线灵光倏合离”进一步描述了鬼魂的存在状态,灵光象征着灵魂,忽明忽暗,表达了生死之间的瞬间转换和难以捉摸。
“未到轮回应似梦,再来尘世定何时”揭示了鬼魂对人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轮回如同梦境,不知何时能再次降临人间。
“不因杀贼休为厉,莫道称雄或避馗”告诫鬼魂,即使曾经有过罪行,也不应继续作恶,更不应自诩英雄以逃避驱邪之神“馗”的惩罚。
最后,“千载恒沙归浩劫,凭依无定我终疑”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最终归于毁灭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疑惑,鬼魂在无常的世界中找不到永恒的依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鬼魂的口吻,寓言般地探讨了生死、善恶、轮回和命运的深刻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