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辞四首(其四)古曲

思君不可见,忽见阶下花。

此花君手植,如见君容华。

嫣然索予笑,不语意自佳。

花容方窈窕,因君愈妍好。

见花情尚多,见君将柰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花喻人,借花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思君不可见,忽见阶下花”两句开篇点题,通过“花”与“君”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既虚幻又真实的意境,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无奈与渴望。

“此花君手植,如见君容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这朵花是友人亲手所植,于是花的美丽就仿佛映照出了友人的风采,这种联想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接下来,“嫣然索予笑,不语意自佳”描绘了花的姿态,它以一种含蓄而温柔的方式邀请诗人微笑,虽然没有言语,却传递出一种美好的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花朵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而是具有了生命和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花容方窈窕,因君愈妍好”则进一步赞美了花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花因与友人的关联而变得更加美好。这里不仅赞美了花,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见花情尚多,见君将柰何”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花的欣赏,也有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到对花的观察和赞美之中,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深厚的人际情感,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晓行

荒鸡一再号,驱车事晨征。

寂寂秋风萧,况此华月明。

万顷琉璃中,着吾一身行。

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情。

超然鸿濛初,顿觉百虑溟。

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

形式: 古风

始衰

四时相推斥,行年五十过。

触心若无悰,况复值春华。

良节足游衍,逝龄翻成嗟。

蹙眉拭花露,按愁聆禽歌。

气索怯缩风,颜凋仰流霞。

倚林思寝䄄,躧坡企行车。

志士惜坠景,达人伤逝波。

宁不动灵襟,潸然下涕多。

人生大化中,飘萧风中花。

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

形式: 古风

寄远曲(其一)

泪尽愁难尽,燕归人未归。

遥知君念妾,似妾忆君时。

形式: 古风

寄远曲(其二)

忧心不可写,天际望归舟。

江长望不极,更上一层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