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五)

日南长至,第一义谛。未举先行,讨甚巴鼻。

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日南长至,第一义谛",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真理的关系,"日南长至"指的是冬至时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白昼达到最短,而"第一义谛"则指向了宇宙间最根本、最真实的道理。这种对比,暗示着在看似极端的逆境中,存在着不变的真理。

"未举先行,讨甚巴鼻",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意指在行动之前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需刻意追求结果,体现了禅宗中“心外无物”的哲学观。这里的“巴鼻”可能是指琐碎、不必要的事情,强调了去除杂念,专注于本质的重要性。

"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哲理具象化。鲇鱼本性滑溜,难以捉摸,却能被巧妙地固定在竹竿上,象征着通过智慧与方法,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也能找到解决之道。"一日一万里"夸张地描述了这一过程的迅速与效果的显著,寓意着通过正确的思维和行动,可以实现快速且深远的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智慧和正确的方法,达到超越常规、实现自我提升的境界。它不仅反映了禅宗的修行理念,也蕴含了普遍的人生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寻找内在的平静与力量。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六)

十字街头,大圆觉海。逐色随声,家风落赖。

讨甚西天样子,一任东倒西擂。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七)

九旬过半,见成公案。明眼衲僧,打叠不办。

万寿枣子浑仑吞,打鼓普请诸人看。

看看,睦州担板。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八)

祖师不来,曹溪路上生深棘。

善财别后,楼阁门前草自青。

直下穿过髑髅,换却眼睛。

欲入洪波里,须是弄潮人。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九)

钟声才动鼓声催,看取如今是甚时。

闹浩浩中静悄悄,须臾小立是便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