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五)

我有二三子,文字粲彪炳。

一说为波臣,或传近华省。

岂徒异荣寂,又堕生灭境。

悬知群物摄,大类任毛颖。

不如洗故习,长笑天地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我有几个弟子,他们的文章光彩夺目。
他们有的说是海上的官员,也有人传说是接近中央政府的官员。
难道只是为了区别荣耀与寂静,又陷入生死轮回之中。
可以预见万物被他们所吸引,就像毛笔掌控着书写一样。
倒不如洗去旧习,长久地笑着面对天地永恒。

注释

二三子:弟子,指学生或门徒。
文字粲彪炳:形容文章光彩照人。
波臣:古代对海官的称呼。
华省:指中央政府所在地,这里指朝廷。
荣寂:荣耀与寂静,指地位和声望。
生灭境:生死轮回的世界。
群物摄:万物被吸引。
任毛颖:比喻掌控局面,如毛笔主宰书写。
故习:旧习气,旧习惯。
天地永:永恒的天地,象征宇宙或自然法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员兴宗的作品,名为《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子女教育和未来期望的诗句。

“我有二三子,文字粲彪炳。”这里描绘了诗人的几个孩子在学习文学方面表现出色,他们的文字功底坚实,有如金石之声,显示出他们的才华横溢。这也反映出了古代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观念。

“一说为波臣,或传近华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未来可能成为像波斯一样的大臣或者在朝廷担任要职的期望。波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大国,而“华省”则是指中央政权。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子女能够有一个光明前途的美好愿景。

“岂徒异荣寂, 又堕生灭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不仅要获得名誉,而且还要避免陷入生与死的纠缠。这里强调的是希望子女能够超脱世俗的羁绊,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悬知群物摄,大类任毛颖。”诗人希望孩子们能够广泛地了解万物,并且能够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大势,不被细枝末节所束缚。这也体现了对子女的高远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有着深厚的学识和宏观的视野。

“不如洗故习,长笑天地永。”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沉溺于过去的习惯,不如引导他们去除旧习,拥抱新的知识和观念,从而能够在精神上获得解放,长久地享受天地间永恒的快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子女教育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后代的期望,以及他们对于个人修养与学问追求的重视。

收录诗词(159)

员兴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四)

妙想语不周,中夜兴抱膝。

忆昨亲蛟蜃,风浪身恻恻。

天意增吴涛,沧江渺何极。

君舟且勿理,南首快所历。

何如西楼观,蕉花红正滴。

形式: 古风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三)

何劳话前三,俱共入不二。

耕耕我村田,自免荆棘累。

因兹等用舍,已作舟不系。

枯风掩我情,零露泫我泪。

形式: 古风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二)

平生数任李,异质苦同调。

饥作一饱营,词欲四裔照。

虫鱼慎勿笺,皇坟可敷奥。

我亦玩世者,畸言期久要。

斯人竟天游,出语仍奇妙。

形式: 古风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一)

山花乱纷葩,崇兰度轻馥。

谓言抱正身,何以堪众目。

离披委丛萃,万物困幽独。

美人寻当来,纫之佩空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