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为友人苏世美东归所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东游两见鹤林春,晚愧先生作并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游时两次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鹤林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晚愧先生作并邻”则流露出诗人对未能更早结识友人的遗憾。
颔联“樽俎每留仓猝客,典型犹识老成人”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通过“樽俎”(酒宴)和“仓猝客”(匆忙的客人)的对比,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珍贵。同时,“典型犹识老成人”一句,赞美了友人作为“老成人”的典范形象,强调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颈联“系舟一笑都门外,卖剑归耕颍水滨”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景,诗人以“系舟一笑”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而“卖剑归耕”则是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理解,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意气年来类儿女,别离不觉泪横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尽管年岁渐长,但别离的时刻仍能激发出如同儿女般的深情,泪水不禁滑落,生动地展现了离别之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离别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