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临淮道中

吊长淮逝水恨滔滔,清流乱黄流。

看东潴洪泽,南连扬越,西控吴头。

蚌埠云屯虎落,跃马喜高秋。

天堑临江表,襟锁咽喉。

千古英雄成败,几凤阳濠泗,说项归刘。

问青天无语,沈醉抚吴钩。

染燕支、薄描金粉,付酒徒、乘兴画沧洲。

重回首,话兴王事,雾惨山愁。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吊长淮逝水恨滔滔"开篇,描绘了淮河浩渺的水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清流乱黄流"一句,将清澈的淮水与浑浊的黄河相提并论,寓含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交融。

接下来,词人笔触转向淮河的地理形势,提及东至洪泽湖,南接扬州和越地,西至吴地,展现了淮河的广阔流域和战略要冲。"蚌埠云屯虎落"描绘了军事重镇的雄壮景象,"跃马喜高秋"则传达出豪迈的战斗气息。

"天堑临江表,襟锁咽喉"进一步强调了淮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犹如天然的防线守护着江南地区。词人随后回顾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如凤阳、濠泗等地的战争,以及项羽、刘邦等人物的成败,展现出淮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问青天无语,沈醉抚吴钩"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沉思的寂寥与无奈,而"染燕支、薄描金粉"则借绘画比喻历史的渲染和描绘。最后,词人回首过去,感叹兴衰更替,眼前是"雾惨山愁"的景象,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八声甘州·临淮道中》以淮河为背景,融历史感慨、地理描绘与个人情感于一体,展现了词人对淮河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瑶姬.苏小墓,依梅溪体

松柏西陵翠烛冷,幽兰露眼盈盈。

同心谁共结,唱燕衔春去,魂黯愁扃。

南齐黛妩依稀,几曲眉山向晚青。

料有人、油壁曾偕,暮潮凄断马蹄声。

一抔晕藓飘萤。雁齿裙腰,草心红到桥亭。

烟花和梦剪,对镜波寒碧,泪染湖绫。

遥堤却帮谁家,隔代风流合让卿。

借酒浇香骨成灰,浣绿题绣屏。

形式:

永遇乐.徐州感燕子楼事,和坡公

琴客宜城,杜秋讲座,悲感何限。

换马宁痴,分香已暮,此意谁曾见。

当家金帐,石家金谷,转首盛衰肠断。

更休言、雍门泣下,一曲舞鸾初遍。

严城鼓角,危楼斜照,最苦倦游心眼。

浪说虞兮,空吟张好,今古莺和燕。

金蟾齧锁,仓琅飞牡,未省翠啼红怨。

怕惊起、当年燕子,似闻累叹。

形式:

宝鼎现.丙辰灯节,和须溪

严城宵骑,碎踏寒玉,横过灯市。

听一片、车声人语,隐隐轻雷生步底。

千门静、迥天街不夜,莫漫东风沈醉。

遍九陌、行行且止,轣辘旧怀牵起。

月姊曾见当年事。海天愁、清泪铅水。

应记省、唐宫佳丽,戚畹椒房连甲第。

鳌背峭、灿冰壶霞绮,杂沓笙歌十里。

闹蛾簇、鸾钗凤子,缥缈霓裳舞碎。

谁念转烛年光,春梦换、华严弹指。

尽镫残帘影,昏沈伴嫦娥不睡。怕说与、夜窗啼髻。

有悄魂飞坠。弄清影、杯底山河,都付钧天醉里。

形式:

谒金门(其一)效大鹤三叠

行不得。东望海翻涛立。鳌戴三山飞退鹢。

鲎帆无气力。魂断燕南云北。不忍寻君书尺。

河大水深天路窄。雁遥关塞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