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昌假传欲上书,孺子乃复辞聘车。
东都已颠不可救,莽篡未露犹枝梧。
福为市卒终潜吴,稚乃悬榻太守居。
吁哉迹异心不殊,出处语默如是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谒孺子祠后由南昌还舣舟之地》。诗中,诗人以南昌为背景,提到了孺子(可能指汉代的孔融)拒绝官职的典故,暗示了时局动荡,东都洛阳已经衰败难以挽救,而王莽篡位的迹象虽然还未明显,但已有征兆。接着,诗人提到福气之人在市井中最终隐退吴地,而稚子(也可能是孺子的象征)则选择坚守道义,寓居太守府中。诗人感慨,尽管外界环境和个人际遇不同,但孺子的精神追求和出处选择始终如一,体现了儒家的高尚情操。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忠诚与隐逸精神的赞美。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覆之茅三重,树以不加斲。
野息若规模,规模如是作。
忆我檐间梅,腊开馀未破。
未破想深扃,已开应槁堕。
忆我山中竹,长身立崖谷。
势重且抢头,谁欤摇蔌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