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朝容默独危言,吴市逃名耻自全。
千古无人知此意,浪将姓字作梅仙。
这首诗是王遂的《谒子真祠(其一)》,创作于宋朝。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汉朝容默独危言”和“吴市逃名耻自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处境的深刻理解与同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逆境中仍坚守本心、不屈于世俗评价的人物。诗中的“千古无人知此意”,则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悲壮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即便是伟大的事业或高洁的情操,往往在历史的长河中难以为人所理解。
至于“浪将姓字作梅仙”,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诗人以“梅”自比,或许是因为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孤傲,而“仙”则可能指的是超脱尘世,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两者结合起来,便是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一种隐喻——在世俗的评价面前,他选择了超然物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生命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的深邃情感和独到的历史洞察,通过对古人的共鸣和自我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精神追求。
不详
山有青黄臼纻山,谢公已起谪仙还。
至今犹有文章焰,放入高楼户牖间。
杰阁入风云,分明是得君。
湖山尽行乐,愁杀岳将军。
淮源千古贯中州,南北分来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夹道香烟笑语欢,老翁扶立小儿观。
书生未有丝毫力,定忆前回去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