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堂春晓二首(其二)

田塍常满雨常馀,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馀润到菖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田间的埂上总是雨水充足,溪水两岸一片翠绿,只有我没有这份享受。
我感激上天对万物的眷顾,连菖蒲也分享到了多余的滋润。

注释

田塍:田埂。
常满:经常盈满。
雨常馀:雨水常常剩余。
绿遍:到处都是绿色。
溪南:溪水的南岸。
我独无:唯独我没有。
珍重:珍惜。
天公:自然,上天。
遗物:遗漏的恩惠。
也分馀润:也分享多余的滋润。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早晨的田园景象,诗人虞似良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大自然的慷慨。"田塍常满雨常馀",形象地写出田间小路因雨水充足而湿润,暗示着农事的丰收和生机盎然。接着,诗人感叹自己独处溪水之南,未能享受到这份满溢的绿色,流露出一丝自谦与羡慕。

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失落,反而对上天的公平给予了赞赏:"珍重天公不遗物",他感激上天对万物的眷顾,连菖蒲这样的不起眼植物也能分享到雨露的恩惠。最后,"也分馀润到菖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知足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

虞似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横溪(今大吕乡横溪村)人,祖籍余杭。宋建炎初父官于台,遂居属黄岩横溪淳熙年间为兵部侍郎,后任成都府路运判官。工诗,擅篆隶书。(今属温岭城南其诗词清婉,得唐人旨趣。善篆隶,尤工隶书,家藏汉碑刻数千本,心摹手追,尽得旨趣,晚自成一家。有《篆隶韵书》行于世,所书碑碣极多。宋释居简曾评:“虞兵部仲房书《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王宰山水图》两篇,隶法。”

  • 字:仲房
  • 号:横溪真逸
  • 籍贯:又好宝莲山

相关古诗词

横溪堂春晓二首(其一)

一把新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消湖

野草闲花洞口春,碧潭如鉴净无尘。

江山好景携不得,漾入酒杯和月吞。

形式: 七言绝句

三池丁祭宿斋所赋

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犹今。

□□□□六经意,识得皇皇万古心。

宗庙百官谁不见,朱弦疏越有知音。

同人得似三池盛,属目冠裳俨若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灵岩寺(其一)

八年前识兹山面,今日幽盟许重寻。

乱石悬崖僧易少,疏林浅薄寺难深。

流泉药得何人病,绝壁灵通古佛心。

老我泊然元会得,俯空一笑晚风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