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行三首(其三)

忆昔吾年十四五,干戈飘荡丁百忧。

蹉跎乾荫又旋失,拊我畜我维母留。

时艰斗米钱八百,寻常一饭劳绸缪。

生计尽出母十指,机声晨夜无停休。

母病一日废操作,举家饥困啼啾啾。

母闻儿啼为强起,机丝重理宵镫篝。

更出看囊钱数个,命市不饦聊充喉。

儿既得饱惟慢游,母恐儿贻门户羞。

补缉楹书就外傅,节缩缣帛供束脩。

吁嗟呼,母之爱儿无不周,儿之报母无一酬。

白头空洒孤儿泪,江水滔滔不尽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无私的关爱与付出,以及儿子对母亲难以回报的情感。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展现了战乱年代中家庭生活的艰辛与母子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中提到“忆昔吾年十四五”,暗示了诗人回顾往昔,那时的他正处于青春年华,却因战乱和生活压力而倍感忧愁。接着,“干戈飘荡丁百忧”进一步强调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不断的战争与忧虑之中。

“蹉跎乾荫又旋失,拊我畜我维母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成为了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不仅抚育孩子成长,更是精神上的支柱。母亲的辛勤劳作,从早到晚,不辞辛苦,只为维持家庭生计,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时艰斗米钱八百,寻常一饭劳绸缪”描绘了当时粮食的昂贵与生活的艰难,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吃上一顿饭,费尽心思,显示出她对子女深深的关怀。母亲生病时,无法继续工作,家庭陷入困境,孩子们的饥饿与哭声让人心痛。

“更出看囊钱数个,命市不饦聊充喉”描述了母亲即使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仍尽力为孩子准备食物,哪怕只是简单的不饦(一种面食),也足以看出她的慈爱与牺牲精神。

“儿既得饱惟慢游,母恐儿贻门户羞”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在艰难中保持尊严,不受外界影响。她鼓励孩子读书学习,提供必要的教育费用,体现了对子女未来的深思熟虑。

最后,“白头空洒孤儿泪,江水滔滔不尽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与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充分回报母亲的遗憾。江水的比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延不绝,强调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及子女对母亲难以言表的感激与愧疚之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亲情颂歌。

收录诗词(73)

王润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初二日生日有感

右提三万六千日,弹指流光半已徂。

婚嫁魔人双鬓秃,文章蠹我一心枯。

名场跳荡空陈迹,暮景飞腾变腐儒。

已负先灵期望意,勉持门户保桑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观薛叔耘副宪纪沔阳昆明二帅感题二律(其一)

开府江南地望尊,无多毛贼气能吞。

何图貔虎方移节,反引貙豺尽入门。

军法那容宽次律,时名毕竟误深源。

危疆身殉终奚补,羞见诸公地下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观薛叔耘副宪纪沔阳昆明二帅感题二律(其二)

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

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

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

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白文文端公庆相业

中兴上佐建戎功,政府迂儒眩圣聪。

廷议独排融畛域,异材蔚起托帲幪。

意无偏党裴中令,望重华夷王相公。

转恨伟人为时出,易名偏与寿阳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