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人来有会,吾道本无家。
阅世鱼行水,遗书鸟印沙。
斋盂香佛饭,法席雨天花。
时有清谈胜,还同叹永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至人境界的理解和追求,认为真正的道义无需依附于特定的场所或家庭。他以鱼在水中自由游动比喻世事的流转,而遗留在沙滩上的书迹则象征着智慧的痕迹。斋戒素食,静心诵经,法席上如雨天花般的佛法传授,都体现了修行者的清净生活和精神追求。
诗人强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清谈交流,能带来超越世俗的愉悦,这种精神上的契合,就如同永嘉时期的高僧们所赞叹的那样。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智慧对话的珍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洗钵寻思去,论诗匡鼎来。
鸦窥锡处井,鱼泳钓时台。
垂足收亲子,存身亘劫灰。
僧雏手金钥,一为道人开。
何郎生事四立壁,心地高明百不忧。
白眼醉来思阮籍,碧云吟罢对汤休。
诸公著力书交上,尺璧深藏价未酬。
空使君如巢幕燕,将雏处处度春秋。
雨砌无车马,风帘洒静便。
忽思江外酒,准拟醉时眠。
隐几惟观化,开书屡绝编。
遥知烟渚梦,遣骑唤渔船。
从来占北堂,雨露借恩光。
与菊乱佳色,共葵倾太阳。
人生真苦相,物理忌孤芳。
不及空庭草,荣衰可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