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葛一龙的《圣仆宿永福寺同赋空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隐居画面。首句“萧然何所有”,以清冷的氛围起笔,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简朴而超然。接着,“瓢笠与青童”形象地展现出诗人与年轻随从的朴素装束,以及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住可为山长,来先问石公”,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重,仿佛山石也有灵性,成为他的朋友。梅花的迟开被比作等待贵客,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松树的嫩叶感知到微风,更显出山中生活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一联“一宿东林社,花龛对雨空”,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东林寺住宿的情景,面对着空灵的雨夜和盛开的花朵,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