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

皇帝龙飞庆元元,尽收耆旧为羽翰。

谁生党论中哗諠,一旦剪落堪悲酸。

谓曲为直忠为奸,谓麟为虎鸱为鸾。

朱刘章陈坐讥弹,彭吕继之何摧残。

自从阿衡扃九原,至今草木犹衔冤。

馀波滔天如惊湍,一落其中无全安。

五年天子御金銮,恭己南面朝衣冠。

有一新进当谏垣,前言刘某入祠官,乞加窜逐风朝端。

天子曰噫子甘盘,须发雪白心甚丹。

徙居房陵圣恩宽,公心怡然无怨颜。

秋风萧萧零露漙,浮云散开雨脚乾。

公今度栈车北辕,有客越境追征鞍。

天之降材良独难,达则致君穷立言。

曩时夫子投杏坛,删诗定书传渊骞。

春秋一字诛黄泉,万世贼乱心胆寒。

子舆赋归辞惠宣,仁义七篇皆肺肝。

伏羲六画义深玄,文王明之当忧患。

降周迄孔世莫传,东溪先生抽关键。

发挥绝学穷根源,惜哉遗藁今未完。

先生乱思真奇观,庶几后生窥成编。

君王旧学非终捐,愿言珍重勤加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的《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诗中,诗人以皇帝即位之初的繁荣景象作为背景,描述了政治风云变幻,一些忠诚之士遭受排挤的悲惨情景。诗人批评了那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行为,如将忠臣诬为奸佞,将贤良贬为恶鸟。他提及朱刘章陈等人的遭遇,表达了对公正被践踏的深深忧虑。

诗人接着赞扬了后溪先生的高尚品格,即使被贬谪,仍保持赤诚之心,仁义之志。他以孔子、伏羲、文王等历史人物为例,强调学问的深远意义和传承的重要性。然而,先生的学术著作尚未完成,令人惋惜。诗人认为后溪先生的思想独特,希望能激励后世学者深入研究。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王和后溪先生的期望,希望君王能珍视并继续发扬先贤的学问,同时鼓励后溪先生保重身体,继续他的学术探索。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学术传承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别罗坚文(其一)

共席胜冠日,分头既壮年。

许身要到圣,论德未能贤。

岁月于何驻,工夫在力肩。

有言堪记忆,随处是耕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义立制干赴阙探韵得东字

皇家科目周家同,三岁大比罗英雄。

六龙渡江念幽远,赐之贡额令选充。

载戢干戈讲经艺,诗书比屋陶儒风。

堂堂卫公千人杰,振鬣长鸣万马空。

一时诸老皆敛避,束带廊庙熙群工。

地灵育秀殊未已,有伟男子如卫公。

龙门逸步已突兀,凤穴神彩尤昭融。

襟怀洒落志慷慨,风格俊爽材疏通。

源泉混混回倒海,力量恢恢扶颓嵩。

几年名震动旒冕,一日诏下来旌弓。

天之降材要有用,士之用世良无穷。

萧曹事业皆土苴,尧舜规摹宜磨砻。

支持大厦要梁栋,努力自爱毋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张伯修省干归省重庆府一首

我昔赴集英,涪陵见尊公。

尊公一世豪,一饮能千钟。

君时年尚少,已有尊公风。

举动如成人,吐语非凡童。

别去已十载,一笺不得通。

忧患催我老,飘流寄西东。

逐食来益昌,执经司学宫。

故人昂昂来,天涯复相逢。

怜我久憔悴,访我寂寞中。

相从不知极,春去秋复冬。

慈亲促归辀,归步留无从。

入则孝与悌,出则信与忠。

君看语孟篇,问学何终穷。

寸阴如隙驹,大道如冥鸿。

重来定何时,愿言加新功。

形式: 古风

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皇帝龙飞十四载,拱手垂衣功不宰。

谁生厉阶起甲胄,天下岌岌几于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机独断定四海。

内酬勋庸清列位,外召诸老仍博采。

自古圣人闻至治,不贵无过贵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谏阁经帏行遂拜。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冬官侍郎何迟迟,几日涪江下寒濑。

恭闻促诏已屡下,云汉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岂不望启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缄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疏戚,常使无权免骄泰。

宣仁圣烈重贬损,功参尧舜光万代。

当时若不甚快意,其奈无忧近菹醢。

前乎六一论尧佐,后日了翁陈二蔡。

一从一违事已判,得失了然为世戒。

况今政事归中书,国体堂堂方正大。

春宫仁孝且英睿,多士盈庭复蔼蔼。

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

姑置区区论商鉴,覆辙不远那容再。

行看正道动前席,盛时难逢愿自爱。

形式: 古风